程家的两派,一个叫魏派,一个叫楚派。
魏国居于西南,水土肥沃,但人口不多,山高陡坡,盛产茶叶和盐巴,也是赵国和各国必需品,两国争夺盐巴利益曾发生过三次规模不大不小的战争。
赵国虽占据优势,可又不敢太过胁迫,不敢深入西南,彼此僵持,形成暂时平衡。
赵国对楚国这两年也虎视眈眈,楚人好战勇猛,但北方物产贫瘠,也就仗着人金土地广,又受到燕国和韩国合纵影响,楚国始终没敢向南扩展。
另一个原因就是赵国领先河流天堑,建立类似玉堂县的水域屏障,北方楚国就算人多兵强,粮食又离不开赵国,形成一种微妙的对峙。
程家两派,吏部主张与楚国和平共处,经商往来,工部则为采购大量盐巴,主张与魏国和睦。
受制于赵国与魏楚的关系的变化,程家两派或分或合,也形成赵国朝廷内外复杂斗争的写照,期间不知多少人,因为这场无休止的内斗死伤无数。
这些都是朱保库跟周柄文说的,此刻他才真正体会到朝廷斗争复杂和残酷性,但凡参与其中的关系和斗争,基本上就都会有人会为此付出性命代价。
甚至里面还牵扯出宫廷内外的传闻,并非哪个国家强盛就一定能取胜,哪怕相邻的最小国家亦国,赵国也不敢随意侵占,里面有官员的反对,也有各国的牵制。
在这时,周柄文开采煤炭在前期疯狂采集后,也遇到困难。
最明显的就是矿坑越挖越深,危险加大,后来从赵国采购一批铁器加固,又受到朝廷和商会的限制,暂时搁置。
那天在
第30章 诸国兵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