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章 一针见血[1/2页]
大国圣手:我觉醒了医神模拟器
三只云雀
因为病人沈安娜一家都是律师这个敏感身份,李安平让脑外科打开了全套的手术直播录像设备。
当年医院大价钱购进这套系统,也是为了能够在医疗纠纷中保护医生。
血液科吴主任,骨科孙副主任和坐在介入手术室旁的电教室里。
而听说有介入手术,几个年轻医生也挤了进来。
“我看内网直播今天有一场介入手术,你也是来看的吗?”
一个年轻的医生询问身边的同伴。
“是啊,主刀医生就是最近院内风头最盛的苏泽。”
“苏泽的介入手术做的真好啊,我听说张铭医生转去急诊中心,就是为了向苏泽学习介入手术。”
“什么?张医生不是彭院士的学生吗?他还有要向苏泽学习介入手术?那苏泽的技术要有多高啊?”
这些医生大部分都是住院医,建邺医院的手术直播系统非常发达,只要有直播的手术就会在内网上发直播预告。
不少年轻的医生都对介入手术感兴趣,看到内网上的直播预告后,就自发的来到了电教室。
在外科领域,掌握一门术式是安身立命的本钱,年轻医生学习新术式的热情是最高的。
如果能够熟练掌握一门术式,积累一百例甚至更多的病例,对今后写论文评职称都有巨大的帮助。
就算不为了这些,精通一门术式同样也能够获得现实上的收益。
特别是在建邺医院这样的超级医院,精通一门术式就能得到“飞刀”的邀请。
飞刀,就是邀请医生去别的医院做手术。
虽然很多医院明令禁止飞刀,但是飞刀也是在医疗资源分配不平均的情况下,一种无奈的市场选择。
建邺医院这样的超级医院病床紧张,像是脑外科这样的科室更是一床难求。
不少病人根本没有机会在建邺医院做手术,但是当地医院的医生水平又不够。
那就只能邀请建邺医院的医生去做当地医院做飞刀了。
病人付钱在当地就享受了顶尖医生的医疗,而飞刀的医生也获得了额外的收入。
当地医院的医生,则可以在飞刀中学习到先进的医疗技术,这也算是在无奈现实中的三方共赢。
在建邺医院做飞刀的医生数量不少,想要通过一两道命令禁止也是不可能的,郑国胜院长对于飞刀也是不鼓励不支持的态度。
而介入手术这种比较高端的术式,更是不少年轻医生想要学习的。
如果真的能够做介入手术,那周末休息的时候去做个飞刀,赚上一点劳务费,那也是美滋滋的。
年轻的医生们都挤在电教室的后面,三位大主任坐在前排。
血液科吴主任皱眉说道:“病人的血压又降了,留给苏泽的时间不多了。”
血压监视器上,病人的血压已经降到了50\/30mhg,这已经是濒临死亡的状态了。
李安平正襟危坐的说道:“我相信苏泽。”
骨科的孙副主任问道:“血压这么低,完成动脉穿刺的难度都很大吧?”
血液科也是会做介入手术的,吴主任也曾经钻研过这门技术,无奈他的手实在不够稳,无法学会介入手术。
不过在场的三个主任里,对介入手术研究最深的还是吴主任。
第067章 一针见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