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章 天时地利,我为人和[1/2页]

我的老爹是岳飞? 五关凤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最后把目光移到老爹那张沉鸷的脸上,他相信老爹绝对也期待这一战久矣,但皇命已到,他在犹豫什么呢?
      难道他在怀疑金牌诏令的真假?
      后世有的人说,岳飞是会打仗不假,但他耿直,愚忠,这么一看又没什么值得称颂的,岳云觉得,这是对老爹最大的误解。
      岳飞最擅长的一点,就是知己知彼,绝不打无准备之仗,窥探人心,断人长短什么的,只是他的基本功。
      为什么这么说呢,岳云深有感触。
      人人皆知,岳家军至此共有十二军,规模也在这一年达到了顶峰,达到顶峰的原因之一就是横江军的建立。
      横江军又叫水军,是在岳飞平定杨幺之后才建立起来的新军种。
      “横江军”,出生即巅峰,以鄂州沿江对面的汉阳为水军驻屯之地,汉阳军军营的三分之一都被水寨占据,规模之大不言而喻。
      再说那杨幺,与大多数的农民起义首领一样,下场只有一个死字!
      但在如今的岳云看来,这人也是个“能人”。
      能在短短时间内,集结八万民间将士起事,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能力。
      在起义之初杨幺率人大败前来镇压的朝廷官兵,缴获大批车船,以及一名高级工匠高玄,并纳入麾下为己所用,开始在各个水寨打造车船。
      经高玄改造后的战船,足足有两三层楼之高,一艘船即可容纳近千人。
      他们还在船舱内改加车轮,通过人脚踩踏击水,增加船速。
      不仅如此,还在船舷两侧安装一种长达十余丈的排竿,上端可摆放巨石,下端装有轱辘,上方加绳索控制,只要遇到敌船接近,一拉绳索,飞石顷刻间直击敌船。
      农民兵虽然都是土老帽,但是他们中能人巧匠也多,伐木为船,垒土起寨,踏船作战,短短两年时间,这支农民军的声威上达天听,让朝廷惶恐不已。
      三年时间里,朝廷频繁换将,从李纲到龙图阁直学士折彦质,奉命前来围剿,却无一功成。
      反观杨幺,节节胜利,势力更是日渐壮大,所控范围已经席卷洞庭湖区七州十九县,麾下拥众多达二十万。
      据岳云所知,岳家军的顶峰时期也不过十二余万人。
      这十二余万人,除去杨幺所部的五六万人,还包括赵构增拨给老爹节制的牛皋,董先等三余万,以及江南西路、荆湖南路,黄州武将知州带来的数千蔡州兵等七七八八的杂牌军两万余人!
      相较之下,拥趸杨幺的民间势力,已经成为战力空前的一大隐患,如果能够归入朝廷接收招安,大约也会成为“水浒兄弟”们那样的传说。
      可是杨幺不仅越战越勇,还把朝廷派来和谈的使臣斩首沉江,以示其与朝廷势不两立的决心!
      就喜欢看你们杀不了我,还怕我的样子……
      杨幺的心态也在那时膨胀的不像话!
      渐渐地在胜利中背叛了“等贵贱,均贫富”的思想纲领,衣食住行开始走上暴发户路线,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赵构意识到这一毒瘤已经致命之时,才把老爹从抗金一线调回,发起对杨幺的第七次“围剿”。
      善用兵法的老爹一改前几位败将的柔和做法,先是诱降其麾下部将,然后掘闸放水,伐木塞港,让杂草漂满水面,阻断车船的战斗力。
      就这样,不到四个月时间,将猖狂五年的杨幺军一举拿下!
      仅仅是因为岳家军会打仗,声名在外吗?
      非也!
      杨幺早年因为豁免义区钱粮赋税,发展生产,深受百姓的拥戴,但是在得势之后,已经背离初心,滥施兵威,焚烧无数宅院庙宇,滥杀官吏书生僧道……导致洞庭湖区的百姓民不聊生。
      所以,奉命前来的老爹,并没有鲁莽行事,他从杨幺不得人心这一点入手,通过困抚结合的方法,从内部瓦解他的势力,引诱其麾下将士自愿归降,“不战而屈人之兵”!
      杨幺兵败身亡之后,被选拔出的五六万人编入岳家军,成为岳家军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

第32章 天时地利,我为人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