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都换好常服后,坐进了苏清的马车,
三辆马车鱼贯而出,其中两辆在朝天门处就各奔东西而去,而苏清的马车缓缓驶进了御街。
“进奏院的办公地点倒是不错,靠近清河坊,热闹得很呐!”
周三畏掀起车窗上的竹帘,向往张望,入目的建筑正是进奏院的办公场所。
苏清点头称是,“此处居于城中,地方文报送达此处后,我等呈报银台司也颇为方便。”
闻言,何铸也透过车窗向外打量。
只见进奏院正好坐落在吴山的脚下,背靠吴山尾,屋顶屋后上树林叠翠,只看一眼,就已觉透心凉意缓缓生起。
马车粼粼,走在热闹的御街上,沿街店铺的彩色店招,构成了一道最靓丽的风景。
路过南瓦时,一声莺啼般的歌喉,让三人都忍不住口喊哇塞!
马车在官巷左转,路过太常寺之后,就来到了府学的门前。
大宋时期的府学,相当于今天的中学。
能够进入府学的学子,一定是经过童生试,并且考取秀才的,而教授的内容,大多是儒学。
南宋时期的科举考试制度与北宋一致,层层选拔制为平民百姓家的孩子创造了走向官场的条件。
此时将近中午,学子们身着统一服装,从门口进进出出,让苏清着实感慨了一番。
“看着他们,不由地想起自己!那时候以为官场就是为百姓谋福利,为万世开太平!谁知道,真到官场方知,拉帮结派勾心斗角才是官场的核心!”
周三畏嘎嘎干笑两声,抬头见何铸撇嘴不屑,连忙伸腿,踢了他一脚。
“苏大人何出此言呢,只要方向是对的,何须管经历过怎样的旅程?”
何铸咳着嗓子,开启了鸡汤硬灌模式。
“不愧是何大人,只一语,便让晚辈醍醐灌顶!”
苏清施礼致谢,眉宇间看不出丝毫敷衍。
何铸被他的和颜悦色折服,这才用余光打量起了他。
乍一看,就能辨出苏清定是南方人,肤色白皙,骨架偏瘦削,一张圆脸越发显得年纪轻。
途中无论何铸和周三畏如何爱答不理,他的脸上都挂着若有似无的笑,难道这人是“笑面虎”?
还在为朝堂上毫无着落的提议伤脑筋,何铸盯着苏清那身深色罗衣的下摆,太阳穴直突突跳。
看吧,能在这临安城谋个一官半职的人,就没个省油的灯。
他咂咂舌头,百无聊赖地看了一眼周三畏,见他闭目养神,便没有再说什么。
就在这时,马车经过一道暗沟,剧烈的颠簸之后,就停了下来。
何铸向外一望,发现已来到涌金门。
“老爷,丰乐楼到了!”
小厮抬手打帘,搀着三人下了马车,自己牵起马缰往楼旁的空地走去。
何铸和周三畏是此处的常客,对临安城中的各大酒楼更是了如指掌。
因为酿酒业的发展,官办酒库奉为流行。
而在这临安城内外,每一座官办酒库
第134章 再添一员,组团护“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