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赶紧对着自己女儿说道:“胡闹!玄德将军是行伍出身,你怎么能用文人的要求来要求玄德将军的诗词?”
刘备赶紧拦住蔡邕,对着他说道:“蔡先生无妨,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也想请教一下。”
蔡文姬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爹!你这不就是相当于说玄德将军么?”
蔡文姬笑盈盈的转头对着刘备说道:
“玄德将军,这恕我失礼。诗词本就并无雅俗,也没有格调之分。您是武将,和我这种生在深闺里的姑娘自是不同。您考虑的是天下,因此浑厚霸气有余,但清丽洒脱则差了一些。这就是您的诗词略显粗犷的原因,但每一个人的境遇经历都不同,有些人就十分喜欢您的诗词!”
说到此处,蔡文姬就将自己的眼神瞅向了蔡邕。
刘备最开始还以为曹操的短歌行艺术造诣变低了,结果蔡文姬想说的是诗词的风格。她说的这个观点确实没错,李白和杜甫两个人的风格完全不同,但你不能说这两个人的诗词有多少差异。就算是宋词里的婉约派,李清照和秦观他们的诗词风格毕竟也不一样。
不过刘备倒是好奇,自己的这首“欺世盗名”的短歌行究竟被水镜先生传到了谁的耳朵里面,因此也转头看向了蔡邕。
蔡邕见两人都看着自己,笑着对刘备说道:
“哈哈,玄德将军一直在文学方面很低调嘛。长安境内都没人知道玄德将军会写诗,昨日我去将军大营之时,还以为此诗出自玄德将军之手是误传。可听到玄德将军说以史为镜之时,我才相信将军您确实满腹经纶。
不过喜欢您这首诗的人,我想玄德将军您还应该认识。”
刘备愣了一下:“哦?”
蔡邕笑着继续说:“将军是否还记得十八路反贼讨伐太师的事情,您与您的兄弟们与吕布将军在虎牢关大战一天?”
刘备知道蔡邕说的是袁绍带着十八路诸侯讨董,毕竟蔡邕跟的是董卓,所以肯定自己就是反贼的一份子了,点点头说道:“还记得,不过我还不太明白这个事情与诗词有什么关系,还请蔡先生明示。”
“玄德将军记得此事就好。”蔡邕摸着自己的胡子说道:“里面有一个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此人十分喜爱文学,一直都与我书信往来,此人十分喜爱将军您这首诗,特地让人送过来让我来品鉴。”
“我靠!这不是抄袭抄到了正主了么?”刘备瞬间有一些慌,赶忙问道:“孟德将军我十分敬佩,不知他对此诗是如何看法啊?”
蔡邕笑着说:
“孟德将军实在是喜欢玄德将军您的诗,那溢美之词赞不绝口的!孟德将军觉得,自己仿佛与玄德将军你心意相通,这首诗就完美的表达了他胸中的志向与抱负。之前在虎牢关孟德将军就觉得你玄德将军是大才,读了你的诗之后,更是欣赏你了!”
刘备心里长舒了一口气,曹操没说我抄袭就好!
转头笑着说道:“曹操此人我未曾见过几次,不过我也十分的仰慕敬佩此人。此人乱世之奸雄,龙凤之姿,绝非俗人!”
蔡邕笑着对蔡文姬说道:“你看,我说的,他们这两个人必然英雄惜英雄!”
就在蔡邕与刘备说笑之时,一个侍者匆匆的跑了过来,对着蔡邕悄悄说道:“主人,借一步说话。”
&n
第172章 长安乱局:短歌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