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从山上下来,一路走了这么久,其实早就饥肠辘辘了。
骨头汤底的馄饨一端出来,就勾的他们一个个馋虫出动。大伙儿看着面前汤白馄饨大的汤碗,便决定按照叶向荣说的,其他啥也不管,先吃饱了再说。
香浓的骨头白汤里,一个个半透明的白胖馄饨在里头翻滚沉浮,周围一圈还飘着碧绿的葱花和金黄的蛋皮,鼻尖萦绕的都是肉汤的香味儿,几个汉子吃的额头冒汗,头都抬不起来。
食肆的伙计见他们人多,又从后头端出来几碟腌萝卜咸菜赠给他们当个配菜。大伙儿吃的高兴,呼噜噜就干完了一大碗馄饨。
叶向荣吃完馄饨也不急着走,笑着和伙计唠嗑:
“小哥儿,我瞧着咱这跟之前似乎不大一样啦,先头那些逃难的流民呢,咋见不着啦?”
伙计这会儿不忙,倒也乐意跟客人唠唠嗑,便笑着说:“客官,听您几位的口音,是打北地来的吧。咱们这儿,头几个月是有大批大批的流民过来,诶哟,那个惨的哟,卖儿卖女的就罢了,听说还有吃人的呐。那会儿咱们镇上的日子也不好过,咱们天天就担心哪天被流民抢了家当,一家子老小也得去逃荒。”
伙计顿了顿,似是又回想起那段暗无天日还没有盼头的日子,脸上的表情都垮了几分,但紧接着他又说:
“后来,咱们当今这位在北边拉起一支军队,夺了前头那个昏君的位置,第一件事就是开仓放粮赈济灾民,那逃荒的就拖家带口呼啦呼啦往北去了。当今还在沿路设置了粥棚,流民们不说吃饱,总归是不会饿死了,咱们这儿才逐渐也定下来,您看看,这街上的铺面摊子都多起来啦。”
叶向荣听完这话,心里头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不管这位新皇帝是真的心系黎民百姓还是单纯的政治作秀,好赖这世道总归是稳定住了。
只要这社会环境能够稳定,大伙儿生存不用再担惊受怕,那生计的事便可以从长计议。
现在种粮等物倒是不急着买了,他得赶紧着再去县里问问情况,然后赶回山上再同大伙儿好好商量这往后的安排。
叶向荣当即就决定安排族长的儿子带领大伙儿赶两辆驴车采买些日用品先回山上,他自己则带了几个机灵的小子坐一辆驴车到县里去查探情况。
路上,叶向荣心里就在默默盘算,左右这山上是待不得人的。
先前怕山下情况更糟糕,没法子才窝在山里。如今已经晓得外头局势明朗,便是不回原先的柳叶村,那他们也得搬下来找个附近的村庄迁过去。
毕竟大伙儿不能当黑户不是。
一路上几个小子将驴车赶出了马车的架势,累的那头老驴子呼哧带喘的,好不容易终于赶到了县城。
叶向荣老老实实带着几个小子牵着驴车排进了进城的长队。
这队伍里头,大多是附近村镇来县里的。但也有那么一部分,瞧着穿的破破烂烂的,一看就知道是难民的身份。
叶向荣嘱咐小子们排着队,他自己便凑到那伙儿难民跟前去打听了。
“老兄,你们是北边逃荒来的?”叶向荣笑
第38章 新君是个啥样的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