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松鹤楼后院出来,父女俩皆是一身轻松。
村里人的盘缠问题目前是解决了,若是大伙儿省着些,将来回到柳叶村,这钱还够他们买些口粮暂时过渡呢。
明天等秦掌柜将500两结清,那他们手头就会有现银520两。
叶向荣只准备拿出其中的100两银子给公中。
村里一起摘的花椒叶和挖的药材,他就按100两银钱折给村里。
但是这菜谱和花椒树都是他闺女的功劳,自然是不能拿出来平分的。
虽说以他们家目前的资产来看,现在也不差这400多两银子。
但是一码归一码,村里人付出努力的那部分可以拿出来均分,但剩下的就与他们无关了。
这不是叶向荣抠门,而是他想着以后回了村里,他们少不得要重新寻个赚钱的营生。
若是不早点将这分配薪酬的事立下规矩,将来肯定是会有隐患的。
只有一早就给大伙儿立下按劳分配的概念,将来才不会有人想着占集体的便宜。
他们的大锅饭制度早晚是要取消的,现在不过是为了保持团结一心,大伙儿能拧成一股绳,所以才在一个锅里吃饭。
可是等时间长了,大锅饭的弊端就会逐步体现。所以,很有必要现在开始就给每个人都提早灌输多劳多得的优秀思想。
简单来说,就是:
每一个人都给我卷起来吧!卷才能使人进步!
……
从松鹤楼到他们村里人下榻的旅店是有段距离的,晚间的这条路着实是有几分危险。
路两旁冒着香气儿的醪糟蛋、香辣素粉羹、羊肉韭菜炙饼等美味小食,勾的人简直走不动道。
叶梓本就没吃晚饭,如今见着这满街的美食,整个人就差满脸写着“馋死了”三个大字。
她扯着老爸的袖子就要往各色摊子上冲,干饭人之魂在这一刻点燃了她的理智。
因为两人出来前就跟家里人打过招呼会回来的晚些,不必给他们留饭。
所以叶向荣此刻也宠溺的准备陪着闺女在这条夜市街上好好逛一逛。
叶梓在小吃摊前驻足观望了好一会儿,才拖着老爸来到一家卖羹汤的摊子里坐下。
摊主是个爽利的老妇人,她热情的给父女二人端来了一小碟自家腌的开胃醋萝卜,然后便推荐着自家的吃食,
“客官您是第一次来我这用饭吧,我这里羹汤做的最好,来往的客人没有说我孙大娘的羹不好喝的,您只管点了就不会后悔。”
叶梓听她这么自信,便点了一份鸡羹和笋淘面,又托孙大娘要了隔壁摊子上的煎豆腐。
孙大娘手脚麻利的转身就开始舀羹汤,不一会儿,鸡羹、笋淘面并煎豆腐就摆上了桌。
这鸡羹,听名字就知道同鸡有关系。
做法倒也不难,先将鸡肉切碎和着鸡汤煮熟。
然后在汤里依次加入小青菜、香菇、笋丁等配菜,待起锅之前,加入一碗水淀粉勾芡,并将打散均匀的鸡蛋倒入羹里搅拌成蛋花。
&n
第47章 夜市一条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