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相信叶向荣这件事儿上,全村人是出奇的一致。
      他们也说不明白为什么,但就是觉得叶向荣他和别人不一样,身上有种让人安心的可靠劲儿。
      包括他家小闺女,也和村里其他家的孩子不一样,她总能整出一些别人想不到的新花样。
      没逃荒的时候,叶向荣一家日子过的稀碎。
      他自己是什么活也不肯干的,家里几亩薄田都指着媳妇儿带着闺女侍弄。
      可女人家的力气到底有限,庄稼侍弄的勉强能够交税罢了。
      虽说他们一家子每日里饭都快吃不上了,要靠着大哥一家时不时的接济才能过活,可叶向荣竟还有心思天天之乎者也的说一堆酸词。
      这种酸腐做派让村里男人们很是瞧不上,连带着,对读书这件事也起了偏见。
      他们心说:瞧吧,读那么多书有甚么用呢?
      那个叶向荣,读书读的一身毛病,地也不会种,银钱也不会赚。
      听说每年光束修还得倒搭进去几钱银子。这还没算上他笔墨纸砚的用度和科考的盘缠呢。
      自家小子若是将来学成他那个青黄不接的死样子,以后连媳妇怕是都说不上,就是个白给的货,谁家好姑娘乐意嫁过来吃苦受罪呢?
      还不如早早跟着下地,将来分出去以后,也能靠地里的收成糊口不是。
      可是这种想法在他们第一次遇到流民抢粮的时候就被自己彻底否决了。
      人还是要有学问的,你瞧叶向荣他平时不干人事,关键时刻,可不就显现出魄力来了。
      谁还敢说他叶向荣不是个汉子的?
      在那种危急的情况下,要不是他带头团结起来抵御外敌,一个村子的人心都得散了,只想着自己保住性命,不管他人死活。
      后来的桩桩件件,不管是他给大伙儿开会把全村的心团结起来,还是带着大伙儿上山下河攒食物,又或是凭借他秀才的身份带大伙儿进入各个县城屯粮,都证明了叶向荣他是个能顶门立户的真汉子。
      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是靠着叶向荣才能走到今天,若不然,村里一起出来逃荒的人家起码得饿死一半。
      别的不提,首先自家体弱的老子娘和还没长成的小娃娃就得第一个熬不住。
      所以,虽然没人说出口,但是在大家心里,早就把叶向荣当成他们的精神领袖,他说什么便信什么,哪怕叶向荣说家里的老黄牛会说人话,他们也绝不会反驳,只当是自己没本事不能听懂。
      今天叶向荣说他会想法子带大家脱贫致富,那他们就无条件相信他能做到,便是做不到又能怎的。
      说句实在话,如今的日子过的比以前还有滋味许多呢,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很好的了。
      没瞧见村里头的妇人们,早就不再东家长西家短的背后唠闲嗑挤兑人。
      汉子们也不再天天端着个大老爷们儿的架子,不顺心就打媳妇骂孩子的,脾气大得很。
      大家能走到到现在,经历过那么多事儿,早就是过了命的交情,没那心思再计较鸡毛蒜皮的破事儿。
      且不说他们之间有着血缘关系,便是没有,这一个锅里吃饭,一个炕上睡觉的情谊,也足够深厚到可以随时交托后背了。
      保柱演讲完后,后面陆陆续续的又站起来好几个人说自己的梦想或者心愿。
      这中间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老族长本来也热血沸腾的想发言来着,可被他大儿子拦着不让多

第62章 我有一个梦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