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向荣和王春英夫妇俩回来的时候,正看见家里两个孩子,一个弯着腰疯狂割草,一个蹲在地上捡小石块,给他们俩都给整的愣住了。
他们上午出去干农活,不想让孩子们跟着遭罪,特地没叫起床,还是窝头醒得早,看见他们要出门,王春英才嘱咐了他几句吃食在锅里,饿了就自己去吃的话。
夫妻俩连饭都是特地做好了温在锅里,还不是为了让他们多休息休息,怎的这会儿倒还干上活了呢?
叶向荣见俩孩子背着身压根没注意到他们回来,便开口喊:
“闺女,你们这是在干啥呢?不好好在家休息,出来拔这野草干什么?还有窝头啊,你快别捡了,瞅瞅你的手都脏成乌龟爪子啦!”
叶梓跟这片杂草丛生的院子较了一上午的劲儿,人都快累傻了,冷不丁听到叶向荣喊她,赶紧回头看向父母,
“我在收拾院子呢。早上起来看你们都不在,我就想着先把院子收拾出来,总不能让野草把咱们家淹没吧。”
叶梓没告诉父母,她其实已经对院子有了初步的改造计划。
倒也不是不敢告诉他们,主要还是怕父母觉得这活儿太累,不让她做。
到时候他们在地里干一天农活回来还得摸黑帮着她规整院子,那就不是改善生活而是劳动改造父母了,简直本末倒置。
这古代人一直讲究个日升而做,日落而息,为啥呀?
还不是因为到了晚间,除了一盏微弱的油灯,没有更好的照明工具,压根看不清3米外的地方。
叶梓空间里倒是有制作精良的户外手电筒,可她根本不敢随便拿出来用。
这玩意儿打开亮如白昼,真要是拿出来了,只怕全村人都得知道他们家藏有异宝,那绝对是给自己找事儿。
叶梓可不想就因为晚上想亮堂一点,然后在刺眼的白光里和全村男女老少一起面面相觑,那场面简直太过酸爽,让人不敢想象。
不过昏黄的油灯到底对眼睛不好,他们一家晚间也不可能真的天一黑就睡觉,总得消磨一会儿时间才对得起现代人的作息吧。
所以叶梓他们昨晚上是点了从空间里拿出来的香薰蜡烛。
蜡烛这种东西,出现在这里总归不算太突兀。
非要说的话,可以扯到叶向荣是秀才,晚上要温书作文章,需得点蜡烛才能看清。
就算它做工特别精致且还有暗香浮动,那也可以强行扯谎说是早年从行脚商人处购得的,若别人非要追根究底,那就推个四五六只做不知呗。
王春英他们做了一上午农活回来,是真的累屁了。
这可跟逃荒赶路时候的累不一样,那会儿打着绑腿,其实精神上的疲累更多一些,而且偶尔可以到驴车上歇会儿,人还是能撑住的。
可现在呢,那是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啊。
一直弯着腰锄地,割杂草,累的腰都直不起来,明明是初春的天气却硬是把人热的汗珠子直往下淌。
他们虽然有牛和驴这些牲畜帮着干活,可大伙儿加起来有百来亩的田地,一头牛一天最多也就能耕上3亩地,这还得是在不停歇的情况下。
他们村里的
第65章 从零开始打造院子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