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会让士兵攻打司燕国!”秋棠有些惊讶,在她的印象里,掌权者从来不会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更何况是发动一场两国之间的战争。
“会的,说不定王家已经和司燕国的将士交上手了。”秋叶很有信心,也正如她所言,王家已经迫不及待的出手了。
第一场交锋,王家的现任家主,镇边将军王先勇直接率领大军用一天一夜的时间拿下了宜城。
“一天一夜下了一座城,王家恐怖如斯。”司燕国小皇帝看着桌案上的战报,困扰的捏了捏鼻梁。
“陛下,现在不是夸奖王家的时候,那是大源的王家,不是咱们司燕的王家,您还是想想主意,咱们得守住焕城、夺回宜城啊。”
宜城和焕城是司燕国的边疆重镇,夺下宜城和焕城,大源的军队将在司燕国犹入无人之境,焕城不能有失。
“朕也知道焕城不能有失,可是那些白痴都怕了王家,朕有什么办法?”
一群废物,怎么江原深那个老东西就能拥有那么多的良臣美将,他的司燕国就净出废物?
小皇帝emo了一下午也没想出一个好办法,只得第二天早朝把战报拿出来,让在场的大臣们群策群力。
大殿上一时间因为这份战报嗡嗡作响,所有人都在交头接耳,小皇帝被烦的揉了揉眉心,人多真是吵。
“陛下,要不您写一封求和书,现在与大源交战吃亏的是咱们,您用求和书拖一拖时间,等咱们有了实力,再一雪前耻。”
说话的官员偷偷的瞄了一眼坐在小皇帝下首的摄政王,这一眼在别人那儿没引起注意,但被坐在上面的小皇帝看了个清清楚楚。
说来可笑,小皇帝虽然被自己的父皇传了皇位,但在父皇薨逝以后,群臣以他尚且年幼为由,逼他的母后立了三皇叔为摄政王。
自此以后,朝堂上任何事都要先由摄政王经手,才能送到他的手中,最后下决定也要看摄政王是否同意,不同意就决策报废,再讨论新的决策。
即使他成年以后收回了一部分权利,但这些官员依旧看摄政王的眼色行事,让他踌躇满志的想要做一些成就的时候,却又被拖后腿拖到无可奈何。
“求和书?写了求和书,就是把朕的面子摔在地上,把司燕国的面子摔在地上,朕不会同意的。”
只要写了求和书,这就是他一辈的污点,摄政王和朝臣如果想废了他,这个污点就是攻击他的利器,那一切就显得顺理成章了,还不会有人说他们是谋逆之人。
你说好不好笑,想坐上这个金贵的位置,又不想在史书里落得个谋逆的评价,就给他来这么一手。
小皇帝用余光撇了自己的好皇叔一眼,摸了摸身下金灿灿的皇位,虽然这次是他自己急切了,但这里面要说没有他这个好皇叔的参与和顺水推舟,打死他都不信。
“陛下,本王曾经劝告过你,不要招惹大源,现在引起了两国战火,死伤了那么多的兵将,你总要拿出点儿态度来。”
摄政王说的语重心长,不带半分火气,还掺杂
第166章 小皇帝和摄政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