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最终刘备和董卓两人并没有打起来。大家虽然嘴上说说的一个比一个硬气,实际上都非常的谨慎。
      马后炮一下,为什么桓灵二帝都如此的相信宦官,以至于宦官尾大不掉。
      其实这都怪光武帝刘秀。
      光武帝吸取了王莽篡汉的教训,不在朝廷设置上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这种大权在握便可以威胁皇权的职位,而是设置了司徒、司马、司空,减轻了三公的权威。
      而且黄门侍郎则尽量不使用士大夫子弟,而是尽可能的使用宦官,导致宦官有机会参与朝政。
      除了宦官之外,光武帝还为东汉留下了外戚专权的毛病。
      还光武帝的皇后是阴丽华,这是光武帝的结发妻子,当年光武帝的梦想就是“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阴丽华的弟弟阴就就是外戚。但是阴家虽然是外戚,却很知道谦退。但是之后的外戚可就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了。
      又或者,没有那么知进退。
      也是自光武帝开始,大汉的中央权力机构,变得扭曲起来。
      帝国的三大支柱,宦官集团、外戚集团,以三公为代表的士大夫集团。
      皇帝最信任的是宦官集团。原因很简单,不管是权臣还是外戚都有篡位的历史记录,但是没有听说过哪个宦官说杀掉皇帝自己当皇帝的。
      且宦官无后,顶多也就是贪得无厌了一些,对皇帝来说,更加好掌握。
      而太后最信任的是外戚集团,因为那是她的娘家。士大夫集团总是想着控制皇权,是最不受待见的,但是士大夫集团非常庞大,治国又必须依靠士大夫集团。如果这三个集团力量均衡,国家基本上就是太平无事,但是这个均衡一旦被打破,国家就要乱了。
      东汉中后期,继位的皇帝年龄都很小,都需要太后垂帘听政。太后要执政,就要依靠外戚集团,导致外戚集团的势力庞大。等到小皇帝长大了,想要亲政,就只能依靠身边的宦官,一起搞掉外戚,这就导致宦官集团的实力强大。东汉中后期一直都在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轮流执政的血腥杀戮中进行的。
      而这期间,士大夫是最惨的,因为不管哪一家胜利了,回头都要搞一下他们。
      直到今天。
      士大夫集团站起来了,他们只用一个晚上,就把宦官集团和外戚集团给推翻。皇帝如何还不知道,但是士大夫集团已经取得了绝对的胜利。
      而负责这一件事的袁绍白白捡了一个好名声,尤其是在士大夫集团之中,不少人都认为袁绍这个人能处,有事儿他真敢上。
      ....
      九月初一,陛下还朝的第一个朝会。
      百官一个不差都赶来了,毕竟所有人都想知道如今的洛阳到底是什么个情况。有些消息灵通的则在小声讨论着,想从他人口中弄明白,如今这洛阳到底是姓刘,还是姓何,又或者是姓董?
      殿外,刘平有些睁不开眼睛。
      他只知道在洛阳做官是要上朝的,尤其是这种大朝会,所有官员是都要参加的。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要起这么早啊。
      才四更天,就得往这边赶,简直就是遭罪。
      倒是他一旁的刘备、关羽和刘德然三人精神奕奕的,一点儿睡意都没有。
      “德安,怎么如此疲倦?”刘备笑呵呵的问道。
      刘平打了一个哈欠道:“就睡了一个半时辰,实在是困的紧。”
      “亏你还能睡得着。”刘德然道:“某可是一夜都没睡呢。”
      刘平看向他,有些纳闷:“又不是第一次见陛下,犯不着这么激动吧?”
      “怎么能不激动?”刘德然左右看了看,然后小声说道:“咱们兄弟今天可是要封侯的啊。你要说你不激动,那某可不相信。”
      说到封侯两个字,刘平明显感觉到旁边强装不在乎的刘备和一脸严肃的关羽,都忍不住激动了一下。
      封侯这事儿是真的。
      毕竟这是救驾之功,何太后不管怎么想,都得大肆封赏。但是眼下小皇帝手里有什么呢?钱粮兵马肯定是没有,就只有一些虚名罢了。
      当然了,刘平就是吹个牛批,封侯这种虚名那还是要多多益善的。
      尤其是刘备,这一次可是彻侯。
      而刘平、关羽、刘德然三人都是关内侯。
      如今东汉的爵位一共有二十等,除了只封给皇子的王、公之外,大臣们最高的爵位就是第二十等彻侯。
      这也是整个大汉所有文臣武将的终极追求。
      彻侯可是有食邑的,而且是可以世袭罔替的食邑。关内侯的就没有这些特权了。
      “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刘平主动装了一个逼。
      刘德然吐槽道:“你了不起,你清高,某可不管这些。明日之后某就是侯爷了,贵族,晓得吧?”
      一旁的刘备忍不住提醒道:“吾等是汉室宗亲.....”
      “啊对对对,不错不错。”刘德然直接敷衍。
      几人正说着,远远的又有一批人过来。当头的是一个三十出头的男人,看起来风神俊朗的很是惹人注目。他身后左右两侧分别是袁绍和袁绍两兄弟,再往后刘平还看到荀攸、曹操等相熟之人。
      “带头的那个是袁基。”刘备开口说道。
      刘平闻言深深看了一眼袁基。不来到这个世界,他根本就无法想象,袁基这个在历史上岌岌无名之辈,此时在大汉到底拥有多大的力量。
      别的不说,只需要说一点就知道了。
      如果不是袁基被董卓给杀了,那天下大乱的时候,袁绍和袁术的基本盘合在一起就是袁基的。
      那可是整个大汉的精华所在。
      之前简雍说给刘备运作了一下,去汝南做太守,然后想办法当豫州牧。刘平动心了,但是很快就放弃了。汝南那特么是袁家的大本营,刘备要是真的去了汝南,还不是给人家当小媳妇儿?天天挨操不说,还特么憋屈。
      就好比眼前的袁基,哪怕是一介草民,那也是可以在汝南呼风唤雨的。
      再一个,刘备等人又是参与黄巾之乱,又是在凉州吃风沙跟韩遂死磕,再加上最近救驾有功,刘备才混了一个彻侯。
      人袁基呢?只是活着,便成了安国亭侯。
      人和人的悲欢并不相通,袁基只觉得所有人都是臭弟弟。
      好在家世显赫的袁基,受到的教育也是最顶尖的,所以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很好,不管是什么人跟他待在一起都会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nb

第96章 设计董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