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6章 你已入局[1/2页]

穿成灶户考科举 阿兰同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凌霄到户部的时候,正好碰见知衡要出去,知衡见了他,问道:“你怎么过来了?”
      “张首辅过来找我有事?”
      “张首辅?”知衡原想问凌霄张首辅找他有什么事情,可周围人多眼杂,主事还等着他外出办公,便没有和凌霄多聊就匆匆离开了。
      凌霄来到户部正房,张首辅正在里面等着他,进去之后,凌霄先向张首辅行了一个礼。
      张首辅:“坐吧。”
      凌霄坐到了右侧的位置上。
      张首辅一脸关心的问道:“凌编修,近日的流言可对你造成了什么困扰?”
      “回大人,开始时下官是有所担心,担心会给首辅大人带来麻烦,可是‘清者自清,下官到底和大人有没有关系,大家都看在眼里,这不,这几日谣言便已经日渐消散。”
      真的是信了‘清者自清的这个鬼了。
      张首辅听了他的话,笑了笑,说道:“年轻人,确实能够沉的住气。”
      这件事到现在起因、经过两个人都比较清楚了,不过凌霄没有直接将情况说出来,这样看这个年轻人不是冲动的人。
      张首辅现在对凌霄愈发的欣赏,不仅仅因为他年轻、文章写的好,还有便是他能够更好的适应官场生活。
      张首辅见了太多年轻有才气的人,但往往一踏入朝堂就抑郁不得志,开始水土不服。
      他们迫切想要改变社会的黑暗面了,看见不好的地方,就要硬碰硬,就要变革,那样无疑是以卵击石。
      张首辅从凌霄的文章中看见了另外一种希望,一种不是朝堂自上而下的变革,可是外来力量推动着朝廷改革。
      那种力量就是“农业生产”的力量,就是凌霄在殿试文章中提到的“生产力”。
      “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如果凌霄能够一直坚持这条道路走下去的话,那么他朝堂上的路会走的更远。
      张首辅又问道:“听山东布政司的巡抚讲,小清河治理之策最开始是你写的?”
      听到这里凌霄很是惊讶,没有想到张首辅竟然会知道这件事情。
      “回大人,是下官写的,不过下官也只是写了一个大概的想法。”
      张首辅夸赞道:“不错,你的想法对治理小清河很有效,其他河道治理也可以参考。”
      “多谢大人夸赞。”
      随后,张首辅又问了他几句话,还问他现在农事上的试验进行的怎么样了。
      凌霄没有想到张首辅会对这感兴趣,便兴致勃勃的将自己的想法,还有以后的打算说了说。
      之前张首辅已经从户部左侍郎余士霖那里拿到了凌霄的文章,但看到的内容,远不如凌霄讲的充实详细。
      何况凌霄还提到了之前文章中没有讲的,应对灾害的办法,特别是旱灾和蝗灾。
      “旱极而生蝗”,这两样灾害造成大面积粮食减产、甚至绝收,多少百姓流离失所,这绝对是影响百姓的一个重大问题。
      应对蝗灾要从源头抓起,标本兼治,且朝堂和地方布政司、府、县在应对过程中不能都缺位。
      同时,要制定应对蝗灾的操作流程,“预防为主”,广而告之,让这在蝗灾高发区的百姓都知道该怎么做。
      凌霄讲了很多,虽然想法还不够成熟,但张首辅也从中看见了应对蝗灾更好的办法。
      在凌霄讲的时候,张首辅会时不时的告诉他不足的地方,什么样的灾情是府县可以处理的,什么样的灾情需要布政司处理,还有什么样的灾情是需要上报朝堂的。
      这些东西凌霄并没有接触过,所以不是很清楚,听了张首辅说的之后,凌霄立即反应过来啊,这不就是古代的“灾害应急机制”吗?
      分了府县、省、中央三级。其实实际操作的时候应该也是四级,县、府、省、中央。
  &nbs

第176章 你已入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