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芯片是非常烧钱的,但同样,做好了以后,芯片产业也是非常赚钱的,毕竟华夏每年的芯片进口花费都是天文数字。
      叶不凡如果能够做到芯片自己制造,为华夏尽到了责任,满足了华夏人的愿望,还可以赚无数的金钱。
      但是想要发展芯片产业,光靠一腔热血是不行的,叶不凡是重生者也没用,他前世也不是芯片方面的人才。
      他的重生者身份只能用来提前布局芯片产业,所以找专业人才成为首先要做的事。
      还是那句话,专业的事要找专业的人才来办。
      叶不凡最先想到的是1995年就被解除连响公司总工和董事职务的倪南南。
      因为这是一位对研发国产芯片有强烈追求的人,和叶不凡的理念相同,所以叶不凡首先想到了他。
      另外,连响公司内沸沸扬扬的“柳倪之争”,最后以倪南南的失败而被扫地出门。
      在前世,叶不凡也是了解倪南南的,这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1939年8月,倪南南出生在之江省宁波,50年代初在魔都复兴中学求学。
      1956年9月,进入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学习,就是后来的东南大学。
      1961年7月,以5年全5分的成绩毕业,进入华夏科学院从事计算技术研究。
      1983年5月,放弃加国给出的高薪,自掏腰包购买研制汉字微机样机的关键器材带回华夏。
      1984年初,组织课题组研发出了汉字处理的第二项产品,即“lx-80联想式汉字图形微型机系统”。
      8月计算所业务处与中航鹏城工贸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倪南南课题组进行了将lx80移植到pc,成为连响式汉卡的开发工作,信通公司也对此提供了支持。
      11月华夏科学院计算所决定创办全民所有制的“华夏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简称“计算所公司”。
      这就是连响集团的前身,后来到1989年11月,正式更名连响集团公司。
      倪南南应邀于1984年12月出任公司总工程师,将连响式汉卡的全部技术都带入了公司。
      主持开发了连响系列微机,确立了公司的主营业务。
      可以说,倪南南是连响的最大功臣,没有他就不会有连响后来的发展。
      但是一切都在1994年发生了改变,连响两大核心人物柳志志和倪南南产生了严重分歧。
      总工程师倪南南主张走技术路线,选择芯片为主攻方向。
      而总裁柳志志主张发挥华夏制造的成本优势,加大自主品牌产品的打造。
      早在1991年,一场计算机产业的“黑色风暴”席卷欧美,数以百计的电脑厂商不是倒闭就是亏损。
      就连业界“泰山北斗”ibm也不能幸免,以裁减4万人为代价,才勉强维持住不到1%的利润率。
      与此同时,华夏大门打开,国内外电脑生产企业开始短兵相接。
      面对着国际巨头的长驱直入,尽管93年连响销售额首次排名国内企业第一。
      但却是10年来第一次没有完成自有电脑销售指标。
   &nbs

第314章 倪南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