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苏家就聚集了不少的人,算上自家人,大概三十来个。
大家挤在厨房里,甚至是挤在东西两屋,跟着张静学针法。
什么平针反针,短针长针,加针减针,锁针辫子针……
还把这些符号写到纸张上,让大家学习记忆。
编织这种东西,得先学会针法,到时候按照说明就可以织成品了。
张静当初就是这么学的。
一下子教太多也记不住,而且为了尽快将这些东西投放到市场,张静就选择了几种简单的织法。
大家学了好长时间,从来没接触过,有些懵。
“没事,没事,慢慢来,我这给你们一人发一团的线和棒针,你们先回去用这个练习针法,不会的赶紧来问。
三天后,我会给你们发说明,你们按照说明织,就都能织出成品。
学的快的,三天后,就能赚钱了,学的慢的,就得等学会了才能赚钱。”
趁着这三天时间,张静也好织不同款式的帽子围巾手套,写成说明,到时候给大家用。
时间不早了,大家也不能一直挤在苏家学习。
于是纷纷的走了,三五个的结在一起,回去研究了。
阿文媳妇是最后走的,她还问张静。
“嫂子,剩下的人,找到了么?”
今个来的人,她都看了,除了她找的这些,村里其他人,也就来了五个。
与张静说的五十个,还差了二十来个人呢。
“还没呢。”
“要不,我再帮你问问?主要有些人也不太熟悉,你刚刚教的那些,也挺繁琐,不好学,这要是学好久也没学好,唉……”
张静懂,怕有些人埋怨,光干活,没有钱,白学。
“没事没事,你帮我找了这些人,就帮了大忙了,剩下的,我自己来搞定,放心吧,实在找不到人,就让光晨自己找人。”
那么大的厂子,还能腾不出几个来织围巾的么?
“行,那我就先走了,有啥事叫我。”
阿文媳妇走了,张静回屋,就见孩子们还在那研究呢。
苏四陆:“这个平针怎么整的?明月,你快教教我。”
苏二河:“这咋这么难,我一个没记住。”
苏彩霞:“二嫂,这个符号是反针么?你快帮我看看,这样织对不对?”
大山媳妇:“相公,你看明白了么?会不会织?”
张静笑了,越来越喜欢这种家庭氛围。
只心里也在担忧,五十个人,恐怕不太够了。
毕竟学还要一段时间,织的时候,一开始速度也不快,都得慢慢熟悉。
“行啦,赶紧做饭吃饭,别光研究这个,别忘了背三字经,明天还得考呢。”
这下,孩子们才各回各屋。
苏四陆回屋,拿着张静分发的符号纸张,还有棒针和毛线,坐在炕上继续研究。
这把四陆媳妇给气的,“你还是不是老爷们,你看谁家老爷们像你似的,拿针拿线?”
“你管我干啥呢,管好你自己得了,今个学的三字经你会背了么?别明个又背不出来,成全家倒数第一。”
四陆媳妇这个气啊,她一个妇女,学那些文绉绉的有啥用?
也不知道苏家是犯啥大病了,还全家上下都得学,学完了还要考。
她每次都背不出,真是越落越多。
最可气的就是,老太婆总搞小吃做奖励,她这几天是天天吃不到。
“这针法我没记住,我上明
第131章 渣崽崽们越来越可爱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