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完全出乎赵五和庞三的意料,她们两个闲暇时候聊过。
觉得柳绵定然是山里大夫家的孩子,穿着来看家境应该比普通泥腿子要好些。
言谈举止也不似其他村里人胆小怯懦,没承想竟然是柳秀才的女儿。
赵五搞到壮硕的身体晃了一下,惊喜道:
“如此可真是巧了。我同你娘还算认的。”
这些轮到柳绵有些诧异了,庞三接话道:
“县城每三年会有徭役,你娘是秀才,就负责记账,得些银钱给你爹治病。”
“可不是,我早该想到的,你上次说你爹得了富贵病,要将养着。”赵五懊恼道。
行了,事情到这个地步,就不说别的了。
柳绵拱手说,“不知两位大姐对当归姐弟是如何安排的?”
赵五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看着正在细心给韩当归擦拭的韩星儿,放低声音把对两人的打算说了。
柳绵听完心中有了计较,韩当归今年才十六,离娶夫郎还得两年。
这些年她靠着对县城熟悉,做些指路带买的小买卖,加上赵五两人时不时的接济才,姐弟两人勉强度日。
“我倒是有个主意,不知二位大姐意下如何。”
两人见柳绵一下讲话文绉绉地,还有些不适应。
庞三圆滑,也拱手道:“柳小姐单说无妨。”
“等当归好了,就留在我家,给我爹当个书童如何。签订工契,每月先二百文。韩小弟就照顾我父亲吧,每月也二百文。”
柳绵起先并不想管闲事儿,柳母专心科考,柳父身边自要有人才行。
这次她本来也是要进城买人的。
当初开国女帝就规定了极为严苛的法律针对买卖人口。
支持签契约做工,最大程度上的保证人权的完整性,中间还有许多好的政策,但由于当年女帝突然暴毙,提出的许多设想也就被搁置了。
比如女帝提出“男女平等”“男子也顶半边天”这种惊世骇俗的观点,遭到了保守派们严厉的抨击。
据说当时差点引起政变。
反而是那些得用的商品成了宗室和世家敛财的工具了。
————————————
赵五瞪大眼睛,失声道:“柳老秀才还要考?”
柳绵理所应当开口,“开国女帝说,活到老,学到老。六十才知天命,我爹才三十有余,前途一片大好。”
庞三想的不同,她听到的是一个月二百文的月例。
他们守城门,风吹日晒的也才三百多文,若是没有点灰色收入,就不知道如何养活一大家子人了。
最重要的如此一来,兄妹两人的困境全部都解决了。
“行,这事儿我代他们姐弟两个答应了。”赵五听说签工契,放心大半。
“那我就先去办点正事儿,一个时辰后我驾车在药铺门口接人。”
看着柳绵离开的背影,赵五两人把韩星儿叫到面前。
“刚才的话你都听见了,如今这样的情况,算是万幸了。”
庞三怜惜的看着韩星儿发白的小脸,语重心长道。
韩星儿连连点头,“星儿听见了,姐姐醒来,想必也愿意的。”
“老祖宗有句话说的好,
第816章 女尊男卑柳家主15[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