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建立忻阳电池研究所[1/2页]
重生:觉醒记忆,开启传奇人生
大神兽保育员
ctc车身一体化技术,主要是电池商在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一席开发而来。一些没有电池生产技术的汽车厂商可以拿他们的成品电池生产汽车。
很多电动汽车品牌推出换电产品,里面的技术支撑就是电池商。
而ctb技术则是拥有电池生产能力的汽车厂商发展而来。在未来梦想汽车品牌就自己生产汽车电池,利用成熟的技术打造纯电3.0平台,一跃成为国产电动车的标杆。
不管哪种技术,最终的还是要看电池发展情况。记得记忆里技术发展到刀片电池,麒麟电池,感觉非常牛批的技术。
不过通过解析,这些电池都不是特别厉害。它们厉害在哪里?是愿意创新。
以刀片电池为例,本质上还是碳酸铁锂,而不是什么其他材料的电池。只是改变了它的结构模式,和排列方式,但就是这点小改变,就非常不错。
这一点小改变,不是我见到的这么容易。它经过了多少种形态,才脱颖而出!我们无法想象那个过程。
不是夸张的说,为什么做成刀片,而不是4680圆柱电池,或者方格电池?就是因为尝试过才决定使用刀片形态。
和刀片电池齐名麒麟电池,没有什么神秘,本质上还是三元锂电池。只不过它的创新在于排列组合,以前电池包挨着放,不利于散热。创新之后,在电池包中间放散热板,再改变以往的排列组合,更大的利用空间,这就是所谓的麒麟电池。
严格意义上讲,麒麟电池不是材料上的创新,而是排列组合上的创新。
有了前人铺路,在电池的技术研发上要走很多弯路。
近段时间hr那边招聘了很多急需的人才,最主要的是招聘到汽车开发总工程师李呈,还有负责底盘技术的张具杰,软件系统王友稳,以及外观设计外国友人杰森,内饰设计罗德里克。
这些人邹林杰在记忆里都没有听说过,不过不代表他们的技术水平不行。
他们每个人负责的那一块,还有几个属下,协助完成设计和调试工作。
而在电池方面,聘请的是周康,作为电池研发总工程师。
这段时间邹林杰和周康一起创办电池研究所。
这个团队目前加邹林杰只有五个人,除了邹林杰各个都是电池行业的大佬。只是周康稍微厉害一些,做了他们几个人的总工程师。
忻阳电池研究所不能设立在软件园里,又在忻阳汽车厂附近找了一块地,他们都在那里办公。
说是办公其实电池研究所还是很简陋,里面仪器之类的都没有购置,还在筹备当中。
不过阻挡不了他们研究,首先是忻阳电池研究方向,几个人坐在办公室里讨论。
“总部下达的命令是研究碳酸铁锂电池,钛酸铁锂电池为辅,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
周康坐在研究所的办公室里,几个人围在一起讨论。
“研究碳酸铁锂没有问题,其实我很好奇,总部为什么不向三元锂电池发展?从能量密度来讲,三元锂电池理论上要比碳酸铁锂高多了。从性能上讲,三元锂电池抗低温能力也比碳酸铁锂电池好。”
作为四名骨干中的汪洋说道。第266章 建立忻阳电池研究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