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汽生产部门。
二汽的总裁许知远亲自来到一线。
部门人头攒动,工人们一个个却都是无精打采。
机器不停运转,发出一声声震耳欲聋的轰鸣,却敲不醒人们心中的麻木。
身边跟着的是生产部经理,聂翔宇;销售部经理,沈丹青。
“老聂啊,我们的二汽星河什么时候能正式面试啊。”
二汽星河就是二汽集团,仿照自由之翼1.0推出的新能源车。
“许总,最多不出半个月就能下线。”
“老聂啊,半个月也太长了点,隔壁的几家下个星期就要上市了,我们赶不上这趟车,市场份额就被蚕食干净了啊。”
一旁的沈丹青慌忙开口。
他心里着急啊。
生产线的速度要是比其他公司慢一拍,销售肯定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到时候,市面上新能源车品牌众多,谁还会关心一个刚出来的牌子。
更何况,光轮品牌,二汽的牌子和其他国产车相比也不占优势。
“不是我不想快啊,关键是我们起步就比比尔慢,生产这个东西总是要个过程的嘛。”
聂翔宇叫苦连天。
之前决定做新能源这个计划,本身个就比其他公司慢了一个月。
现在能赶在半个月之后上市,已经是他加班加点的结果了,生产这东西是实打实的东西。
“翔宇啊,我们不是在责备你。”
许知远缓下声音,连声说道。
“只是公司现在的确是危机关头,你再好好想想,有没有能加快生产速度的方法,毕竟事关公司生死。”
二汽在好久之前,就是个半死不活的企业。
这些年,在许知远手里,算是强行续命几年。
但却依旧是时不时就入不敷出。
关键在于,现在的汽车界,品牌众多,大家没必要买一个凉了一半的牌子。
毕竟,无论是价格,还是质量,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和别的品牌相比较,也体现不出优势。
就这样,二汽在许知远手下一直吊着口气苟活。
两个月前,自由之翼1.0上市,许知远敏锐的察觉到,新能源车还有广阔的市场。
他决定孤注一掷。
杀向新能源车的蓝海市场,二汽是死是活,就看这一遭了。
许知远的决定下得很快,可是奈何不过二汽老旧的组织架构。
第一时间就做出生产新能源车的指令,可文件在层层下传的过程中不知道被拖了多久。
等到生产线真正开始动工的时候,已经比其他公司慢了半个月了。
面对这种情况,许知远气得半死。
一怒之下,开除了大批员工。
谁知道,这些员工被开除,不但不感到难过,一个个反而像没事人一样。
“垃圾公司,不待也罢。”
“对啊,这么多年工资一点没长。”
“真不知道父亲当年为什么托人把握送进这种垃圾公司。”
被开除的人骂骂咧咧的离开了。
这些话自然也传进董事长许知远的耳朵里。
他接手这个企业不到两年,虽然知道这个企业烂了,却没想到
第七十二章二汽的动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