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七贤村。
“哥哥,咱们的日子真的过不下去了啊,不如咱们就反了吧。”一个瘦骨嶙峋,面露饥色的汉子对身前的另一个汉子说道。
另一个汉子听过之后,略有沉思,细细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对面前之人说道:“兄弟,此事要慎重啊。造反失败的话,那咱们就只剩下死路一条了啊。”
这个汉子显然是十分担忧,对造反一事犹豫不决,然而很多时候箭到弦上不得不发,由不得他做主。
“方腊哥哥,哪怕咱们不造反,咱们也没有活路了,那些当官的这是在把咱们往死里逼啊。”又有一个汉子劝方腊造反。
“是啊方腊哥哥,你在兄弟之中威望最高,兄弟们都服你,只要你说造反,兄弟们都听你的。”剩下的人也都在劝方腊造反。
方腊此时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看着众人急切的眼光,心中仍然是十分犹豫。
正当方腊犹豫不决时,一个穷秀才走了上来,随后对方腊说道:“方腊哥哥,我读了一辈子的书,如今算是彻底明白了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方七兄弟,怎么连你也这样劝我啊?你这让我这个当哥哥的怎么做啊?”
方世明,家里排行第七,所以大家都叫他方七。方世明读了一辈子书,也参加了一辈子的科举考试,屡试不第,穷困潦倒,最后还是方腊收留了他。
方腊自己并没有读过书,所以他对读过书的方世明十分尊敬,把方世明奉为座上宾,对方世明言听计从。
“方腊哥哥,如今横竖都是死路一条,大丈夫在世就应该轰轰烈烈,哪怕死了,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方世明继续劝方腊造反。
“对啊方腊哥哥,反了他娘的吧……”底下的人纷纷附和。
方腊见大家意志坚定,便也心一横,对众人说道:“承蒙诸位兄弟厚爱,今天咱们就反了。”
“好……”
“好……”
方腊一呼而应。
于是乎大家杀鸡摆酒,喝了血酒,相约发誓。随后又让方世明写了一篇征讨朝廷的檄文,这也算是师出有名了。
方世明想了想,当即写道:
“今赋役繁重,官吏侵渔,农桑不足以供应。吾侪所赖为命者漆楮竹木耳,又悉科取,无锱铢遗……”
“且声色、狗马、土木、祷祠、甲兵、花石靡费之外,岁赂西、北二虏银绢以百万计,皆吾东南赤子膏血也!”
“独吾民终岁勤动,妻子冻馁,求一日饱食不可得,诸君以为何如?”
“今迫不得已,愿替君上清君侧!!!”
……
方世明写完檄文,当着众人的面念了出来。
不管听懂听不懂,方腊一行人都群情激愤。
随即方腊一行人先杀了里正,随后又将檄文散发到周围各个村庄。
宋徽宗宣和二年,睦州青溪人方腊,性情豪爽,深得人心。因朝廷横征暴敛,方腊帅众起义。青溪人闻风响应,一时风云四起。众人尊称方腊为圣公,改元永乐。
……
汴京,皇宫。
今日恰逢赵佶上朝,蔡太师也早早来到皇宫,准备请求赵佶重新派兵围剿梁山泊匪盗。
然而高俅高太尉也是早早来到皇宫,准备替他的儿子高衙内讨一个公道。
但是高太尉可能不会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了,因为前天开封府府尹上书请求外调,赵佶已经批准了开封府府尹的请求。
“今日朕上朝,大家有什么事情就尽快说吧。”赵佶坐在龙椅之上,看着底下的大臣们,打着瞌睡说道。
蔡太师正准备上前禀告梁山泊匪盗一事,不料高太尉直接走了上前,蔡太师看着急急忙忙走上前去的高太尉,自然是已经知道了高太尉所为何事。
赵佶看着走上前来的高太尉,自然是知道高太尉所为何事,不过赵佶压根就不想管高太尉的那点儿破事,但是碍于情面,赵佶还是流程般的问道:“哦?!高太尉今天有何事要禀报啊?”
“还请陛下为我儿做主。”高太尉径直跪了下去,眼泪都流了出来。
赵佶假装心中很悲痛,痛心疾首地对高太尉说道:“还请高太尉节哀顺变,此事我已经让开封府尽力去办了。高太尉还是先在家养好身体,静待佳音。”
啊?!高太尉从赵佶的话中听出来了一丝的不对劲,赵佶让他在家养好身体,这不就是让他回家歇着,暂时不能染指朝政吗?
高太尉这可不愿意,儿子没有可以再生,如果权力没有了,那可真的就是没有了啊。
“陛下放心,微臣虽经丧子之痛,但是微臣仍然可以为国朝尽心尽力。”高太尉对赵佶说道。
赵佶听到高太尉这样说,算是明白过来了,高太尉竟然从自己刚刚说的客套话中听出来了弦外之音,赵佶也是真的对高太尉无语了。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什么地方?
“高太尉为国为民知心朕很欣慰,以后朝廷还是离不开高太尉的。”赵佶对高太尉说道。
蔡太师此事心中默默地骂道:“哼,真是个小人啊。”
“鉴于高太尉为国为民,忠贞不渝,就将朕的玉如意赏给高太尉吧。”赵佶又接着对高太尉说道。
高太尉听到赵佶对他这样说后,心中十分欣喜,连忙对赵佶说道:“多谢陛下。”
在高太尉眼中,死去的儿子是没有价值的,当然了或者的儿子也只会给他添堵。不过现在死去的儿子能给他增添一些政治资本,这却是高太尉乐于见到的。
在高太尉看来,丧子之痛怎么会有政治权力重要呢?
赵佶见已经安抚好了高太尉,便接着问道:“诸位爱卿,还有什么事情要禀报吗?”
蔡太师此时走上前去,对赵佶说道:“陛下,臣有一事禀告。”
“哦?!蔡太师有何事禀报。”赵佶对蔡太师说道。
“臣要禀报的是张治平全军覆没一事。”
蔡太师此言一出,整个朝堂都炸开了锅,因为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张治平一行人竟然全军覆没了。
不过哪怕大部分文官不知道此事,但是武将们肯定是知道此时的。此事只见武将们纷纷低着头,没有人敢抬起头来正视文官的目光。
“此事蔡太师不说,一会儿朕也要提一提此事。既然蔡太师已经说出来此事了,那就请蔡太师谈一谈对此事的看法吧。”赵佶对蔡太师说道。
蔡太师明显是来者不善,直接将矛头指向了武将们:“依微臣之见,不是梁山泊匪盗太勇猛,而是张治平太过于无能。”
“陛下,蔡太师是在血口喷人。”一个年轻气盛的武将走上前来,对赵佶说道:“张治平将军有勇有谋,此次全军覆没一定是一个意外。”
“哼,无能就是无能,如果张治平他稍微有些能耐,也不至于全军覆没,还把自己的小命都给搭进去了。”蔡太师也是针锋相对,怒怼那个年轻气盛的武将。
赵佶见双方争吵下去也不是个事儿,便主动开口说道:“好了好了,诸位爱卿都消消气。争吵是没有用的,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接下来怎么办,诸位爱卿可有好的方法,好的建议?”
“陛下,依微臣之见,应当继续派兵围剿梁山泊匪盗。”蔡太师对赵佶说道。
“臣反对。”
蔡太师顺着声音看去,只见童贯占了出来。蔡太师见是童贯出言反对,心中也是咬的牙痛,因为蔡太师和童贯也算是一种死敌的关系。
 
第60章造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