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7章勾栏听曲[1/2页]

水浒之我为吴用 是秋然然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天一大早,张掌柜就让人送来了早饭。
      宋朝的百姓寻常家里早餐都是不开灶的,每天早上洗漱完了都会直接到街上的早点铺子去吃。
      张掌柜送过来的早饭也不是自己做的,而是去早市上买的。张掌柜买的也是早市上很常见的灌肺、炒肺、粥饭什么的,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茶汤。
      吴用对于这个茶汤可不敢恭维,这是一种煎茶,其实就是将茶叶碾碎,然后送热水冲泡,再加进去豆豉、豆蔻、桂花、桂圆、香苏等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这一种煎茶汤喝起来有一种乱七八糟的中药味道,吴用闻着味道都反胃。不过江离和陈羽对这种煎茶汤喝的但是津津有味,哪怕是苏若和苏铭也是喝的十分享受。
      吴用是真的享受不了这种味道,于是吴用把自己的那一份煎茶汤让陈羽替自己喝了。吴用早饭就吃了一点粥饭,吃了点儿咸菜。
      吃过早饭之后,吴用就让江离和陈羽带着苏若和苏铭去买衣服了,而他自己也准备出去转一转。
      来汴京之前,吴用特地了解了一下汴京的地形地貌。
      赵匡胤当初选择在汴京建都就是看中了汴京在漕运上的地位。汴京的漕运十分发达,所处位置又连接着黄河和淮河,而淮河及其支流是十分重要的运输通道,因此汴京所处的交通位置十分优越。
      当然还有政治上的考虑,赵匡胤为了分割地方上的财政,设置了转运使这个职位。转运转运,靠的就是通过漕运实现的转运。
      当然了,历史证明,赵匡胤选择建都汴京是一个错误的选择。选择了汴京便是选择漕运发达、交通便利,同时也选择了暴露在大平原之上、无险可守的危机之下。
      吴用现在可管不了这么多,毕竟现在离靖康之难还有好几年的时间,吴用还有时间去布局。
      吴用今天出来就是抱着玩的态度出来的,出来好好领略一下汴京的风土人情。
      其实最让吴用感兴趣的就是勾栏了,吴用还记得前世历史老师再讲勾栏时所描绘的那种勾栏的场景。
      勾栏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戏剧院,是宋朝人消遣娱乐的地方。
      勾栏的出现离不开市民阶层的崛起,当然还有宋朝经济的繁荣。
      虽然宋朝的政府整日哭穷,但是宋朝的老百姓可算不上太穷。宋朝的经济繁荣体现在宋朝各种丰富的经济活动,宋朝的老百姓富,是那种藏富于民的富。
      “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
      勾栏在宋朝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所以今天吴用也要去勾栏享受一下听曲的滋味。
      吴用前去的是汴京最大的一个勾栏,叫做“象楼”,可容纳上千人在里面听戏。
      这个消息还是吴用临出去前向张掌柜打听到的。原本张掌柜是想让一个伙计陪同吴用一起去的,不过让吴用给拒绝了,吴用还是想自己好好的在汴京转一转。
      吴用在汴京城里面也不认得方向,最后还是靠太阳的方位才认清了方向。通过东打听,西打听,最终找到了“象楼”。
      “象楼”果然是名副其实,就是一个字大,特别的大,怪不得叫“象楼”呢。
      吴用走进去之后,就有小二迎了上来。
      “这位客官,是来这听曲儿吧?您是要雅座还是普通座?”店小二问吴用。
      雅座就和后世的vip座位是一个性质的,距离表演的人更近,还有茶和点心什么的。
      吴用现在不管怎么说也是一个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啊,也不缺雅座的钱,吴用直接对店小二说:“要一个雅座吧。”
      “得嘞客官,这边请。”
      店小二将吴用带到了雅座那边,摆上了茶和点心。
      吴用环顾四周,他以为自己来的全是比较早的了,没想到此时这么大的“象楼”已经被坐的七七八八了。
      “小二哥,一会儿是谁上台表演啊?”吴用问店小二。
      “客官一会儿是张翠盖上去表演杂

第67章勾栏听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