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会议只是安排好大方向,接下来的琐事才最为磨人。
周为民忙得脚不沾地,最近发生的事让他如坠梦中。一颗心被李则拨弄得七上八下。
先是被人逼着连管民三百的苏州刺史都丢了。然后就是做牛做马连觉都没时间睡。昏天暗地中哪有时间再出怨言。
没想到一场会议之下一个大馅饼从天而降。自己又成为管民十万的旅顺知府。这可和那个管几百人的空头刺史不可同日而语。他知道自己资历不足,许多人都看着呢。做事越发战战兢兢一丝不苟。
李则对他的工作也十分满意,这人能力不错,至于忠心?就在自己眼皮底下还能玩出什么花样不成?
有了周为民和张华的帮助让他把脑子里的官司理顺很多,开始拟订长远发展的政策。
首先就是种田,民以食为天嘛。旅顺做为一片白地自然不需要打土豪。直接分田地就可以。
现在李则的占领区可不止后世的旅顺区一块小小的地方,几乎囊括了大连的一半,足以开辟数百万亩良田。
李则大笔一挥,每户垦田五十亩,由帅府租借耕牛挽马,第一年免税,第二年起每亩收税两斗。
这个税收要比宋朝的高一半,大宋藏富于民的政策还是对农民十分友好的,一亩仅收一斗。按照现在的农业水平,基本上一亩能收1到4石,取个平均值就是二十税一的水平。
那为什么宋朝农民起义不断呢?难道他们都有反对封建主意的浪漫思想?答案有记载:“正税之外,杂赋至繁,诡制异科,丑名暴敛”;“不可以遍举,亦不能遍知”;“几多率敛是无名”;“当官者不能悉其详”;朱熹“古者苛剥之法,本朝俱备”,即所谓“民间苦赋重”。
花石纲就是其中一种。
花石纲是中国历史上专门运送奇花异石以满足皇帝喜好的特殊运输交通名称。
宋徽宗时,“纲”意指一个运输团队,往往是十艘船称一“纲”。当时指挥花石纲的有杭州“造作局”,苏州“应奉局”等,奉皇上之命对东南地区的珍奇文物进行搜刮。由于花石船队所过之处,当地的百姓,要供应钱谷和民役;有的地方甚至为了让船队通过,拆毁桥梁,凿坏城郭。因此往往让江南百姓苦不堪言,《宋史》有记载花石纲之役:“流毒州县者达二十年”。
还有什么茶纲,盐纲,生辰纲之类一大堆。都是官员搜刮百姓,或是讨好皇帝和上官,或是自己享受,弄得治下民不聊生,百姓当然会造反。
李则当然不会搞这些乱七八糟,除农税和以后的商税外其他苛捐杂税全部取消。就连徭役都用募工制度取代,尽量减轻百姓负担。
而且他现在的队伍还算纯洁,管理人员也是军中士卒居多,基本上都能将他的命令传给每个百姓。这样就杜绝了欺上瞒下,中饱私囊的事情发生。
果然这条命令没有遭到百姓反对。想想也是,这三十万人衣食住行现在还都是李则在用老本补贴,在第一季收成之前应该还得继续管着他们。
百姓大多纯朴,知道感恩。对他的命令都能理解,只有一些泼皮混混过惯了不劳而获的日子想继续躺着等补贴。不过在军中士卒杀气腾腾的目光还有其他百姓的鄙视的话语中只能老老实实的种地。
 
第48章 发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