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风沉浸在小梦展开的全域感知中。
飘浮的微尘、爬行的虫蚁、墙角的污垢。
当然还有空气中滋滋作响的电流音、杂乱的人类呼吸、甚至包括内外各处温度变化、气流交换之类,这些以前很难注意到的细节,都交织杂揉在一起,向周风推挤过来。
如此多层次、多角度的信息刺激,当然要反馈到他神魂结构里。
可相应的处理效率,注定要受到人类神经传导速度、方式等物质层面限制,不可能巨细无遗地处理,必须要有所取舍。
要说人类在几十多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大脑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模糊识别机制,习惯于从事物的整体特征入手,避免过多的细节识别带来的压力。可现在周风面临的问题,就是在感应精度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大脑的原来的“模糊信息的整体”,如今在全域感知下被感受了大量的“清晰细节”,二者之间的边界崩溃了。细节越清晰,信息量越是庞大,消耗的大脑解析资源就越多,人类的大脑,这直接影响了周风接收信息种类的上限,也限制了他的感应范围。
所以周风必须重新改变自身习以为常的感知,要寻找各个细节之间更深刻、更广泛的联系,适应它们,重新建立全新的感知方式。
人类是有极限的!这些就是周风通过小梦的视角,唯一的感受。
不只是细节,在感知广度上来说,周风的感知接近五百多米,按照人类的标准,已经达到一般准神魂境界,而小梦的全域感知接近四千米!
若是一般人的灵魂,根本就承受不了海量的信息,也根本接受不过来这些信息。
周风之前,就在医院时就尝试过体验过这种感觉,之后,嗯,很糟糕。
当时周风的神魂还是过于弱小。
在全域感知中,犹如破烂的收音机,只能接收到断断续续的信息。
可是现在,现在已经截然不同了,周风如今的神魂经过修炼和眷属的强化,强度已经到了100点,接近神魂境界的修者。
周风在广场的高空的角度,俯视着下面的人群,在这种全域感知的状态下,他很快就发现了几个疑似的目标
“我发现得那边不太对劲。”
周风在群里讲述他的观察结果:“这边市政广场几个,疑似目标情绪不稳定,对外界刺激过度敏感,生理上有畏光现象,呼吸心跳速度高于正常人区间二十个百分点左右,差异显著。”
“这些目标都是比较符合资料上的证据,理论上我们可以认为是异常给目标带来的初步改造以及适应过程。不过,要较真的话,完全可以有其他解释……相比之下,‘不能掉以轻心这样的理由都更有说服力。”
“疑似目标的活动方向怎么样?”
“目前目标还滞留在市政广场中。”
“冯琴,你那边还有其他的发现?”
“我这边也发现了一例疑似的”
“这是幸运还是不幸呢?调查的结果很顺利。”
周风也觉得奇怪,如果是检查病
第二十九章调查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