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一切步入正轨。
于婉让于妙好好读书去了,她和于娟白天在家里种地和整理草药,晚上就各自复习小学和初中知识,她希望姐姐也能参加中考。
期间她们又去卖了一趟草药,分给宋氏70元,宋氏乐得合不拢嘴,对于海一家的态度都稍显亲近了。
这时候,于婉的小金库里已经有了六七百元,这可快抵得上他们一家全年的收成了。
于婉觉得生活井井有条,充满希望。
很快就到了四月底,整个于小圩最忙碌的时间到了,春种大幕真正启动了。
家家户户准备割油菜、有的旱水两用地割完就要犁田打耙、放水插秧,大概要持续忙到五月中下旬。
这期间,每家都会全员上阵,带足水和干粮。中午也不回家吃饭,就在田间地头吃点,生怕浪费一点时间。因为油菜收割,如果遇到下雨,产量就会大打折扣,甚至霉在地里。
老屋也是全家总动员,包括于妙也请假回来了。各自拿好工具,每天早早起床,就奔向田间地头了。
只见那平坦的山洼里,沉甸甸的油菜籽,把油菜秸秆都压弯了腰,一片片倾斜着,等着人们来收割。
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收割油菜的繁忙场景。每处田里,都有四五人在忙碌着,分工协作,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于婉家地里:宋氏夫妇和于海夫妇主要收割油菜;于洋带着于娟、于妙主要将收割好的油菜籽,抱到一块塑料布上暴晒;范氏带着太爷爷和小姑将菜籽铺在大皮上,用连架拍打脱粒,然后过筛。最后将油菜秸秆和菜籽壳放到地里一角,等全部收割完以后,再将菜杆和菜籽壳运回家当柴烧。
(连架是一种农具,一根长木根,末端连着一段木制的长拍子。人用力一甩,长拍子旋转一圈,打在菜籽上,菜籽粒就会掉落。也可以拍稻谷,小麦。)
中午吃饭时,将早上蒸好的馒头和咸菜放在塑料大皮上,就着开水,吃完后简单休息一会,再接着干。
姐妹仨会乘着中午短暂的休息时间,窜到隔壁认识的孩子田里,一起奔跑打闹。对于孩子来说,春种很累,但也确实好玩。
就这样忙完油菜,又迎来了插秧。
插秧不用太顾及天气,除非下很大雨,一般小雨都没影响。所以,留两个孩子在家做家务,剩下人去地里干活,中午吃口热饭总比啃冷馒头舒服。
与往年相比,因为卖草药,于家老屋经济状况应该比以往好些了。可是这宋氏似乎比以往更抠了,以往买油盐酱醋,宋氏还给钱。自从卖草药以后,宋氏这些都不给钱了。她就惦记着于婉家的私房钱!
之前收割油菜,天天中午就是馒头咸菜,如果不是干活很累,谁能咽下去?可宋氏楞是没买一次肉回来给大家打打牙祭。
上次包饺子,让于婉还很气愤,所以她也憋着没买。可是,看着自己一家人的气色这么差,活又累又吃不好,她心疼极了。算了,改善一下伙食吧。
于是,她时常赶早集,买点包子油条,再熬一锅红豆稀饭,送到地里给一家人吃早饭。中午有时候烧个肉丝汤,偶尔骨头汤,再炒个放点肉丝的素菜,送过去给他们吃午饭。
这样一来,宋氏也经常笑容满满,有次竟然夸于婉懂事!
不花宋氏一分钱,每天吃好喝好,她当然懂事了,于婉心里呵呵冷笑。
&
第二十九章 春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