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前屋,姐妹仨乐成一团,在屋里又蹦又跳的。
于婉看到于海夫妇阴沉着脸,知道他们担心什么。
“爸妈,你们不要担心,我们卖草药和虾干的钱足够我们盖房子了,从今天起,我们所有进项都是自己的了。爸爸捕鱼也算是门手艺,只要不怕苦,做什么都比种地强。”
“房子现在就能盖得起,但是我们得等等,放寒假的时候再盖。否则,周围人肯定认为我们挣了很多钱。所以,从现在起,安心住着。有农活就下地,没有农活别去砖厂了,忙好草药和鱼虾生意就好了。”于婉笑着宽慰道。
于妙更是笑嘻嘻凑近于海夫妇耳边,小声说:“其实,我们家的钱比你想象的要多!”
于娟于婉也是笑着点头附和。
听到三个女儿如此这番说,倒是让于海夫妇宽心不少,两人也不禁憧憬起以后的美好生活了。
宋氏去下地前,特意来前屋交代一番。
既然都分家了,他们家又一时半会搬不走,那就要说清楚。地里活到今年底还得一起干,家务活三个孩子也得干,家里油盐酱醋她一律不管,每个月还得给她15元,就当是生活费或者住宿费。
于婉爽快应下,反正就短短几个月,花点钱求安稳。
就这样,相安无事过了几天,姐妹仨相继开学了。
于娟去了县城二中,成为了一名住宿生,开启了紧张忙碌的高中生活。
于妙升了初二,在其他两姐妹的影响下,学习更为用心。
而于婉则是上了镇上唯一的初中,光明中学,和于妙同校。
光明中学有两栋教学楼,每栋楼三层,还有好几排砖瓦房,分别是老师的办公室、食堂、教师宿舍,还有一家小卖部,教学楼前面还有一个大大的碎石子铺成的操场。
相比小学的土坯房,这样的教学条件已经非常好了,这让于婉很是欣喜。
光明中学初一年级一共有六个班,每个班都有五六十个学生。于婉和王敏、李飞被分到了一五班,而于娇被分到了隔壁一六班,这让于婉暗自庆幸。
作为年纪第一名的于婉,去学校报道的第一天就备受瞩目。
在新生介绍环节,于婉自我介绍时,班主任丁老师特意强调了她的成绩是年级第一名。瞬间同学们就记住了这位长相甜美,娇小可爱,学习成绩竟然还这么好的同学,名字叫于婉!
在接下来的投票选举班干部环节,于婉顺理成章以高票当选一(五)班班长,王敏是文娱委员,李飞是劳动委员,另外副班长刘雯,学习委员李梅,体育委员周乐,生活委员王露。
此时的于婉不知道以后的三年,这些人有的成为一生挚友,有的终究是平行线。
第一天在班里,于婉有些不适应,新同学总是喜欢围着她问来问去:家是哪儿的,怎么学习的,以后成为好朋友等等。
还总有其他班级的,下课也会挤到他们班级门口,对着她指指点点。
“看,那就是年纪第一!”
“奥,她就是于婉!”
“不但学习好,人也很漂亮呀!”
第三十九章 校园新生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