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周六一早范氏带着于婉于妙就去县城里了。
      范氏之所以去县城,一来把最近积攒的几口袋草药和鱼虾干卖了,二来买些镇里不常见的蔬菜鱼肉。这回架梁,他们家要好好操办一番。
      这么多年,于家老三都活得憋屈,好不容易来了件大事,怎么也得风光办一次。
      最近盖房子,草药和鱼虾干没收多少,范氏和于妙肩挑手拎,勉强到了县城。
      卖了草药鱼虾后,在菜市场逛了一大圈,买了明天要用到的糖果、蔬菜和肉类。至于鸡,宋氏特意嘱咐不用买,她按照市场价卖给于婉家。
      范氏挑着一旦菜,几人就去二中和于娟汇合了。
      于婉前几天就给于娟打电话了,让她托县城的同学打听一下小商品批发市场的情况。
      一行人来到事先打听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于婉让于娟于妙在出口处看着东西等待,她领着范氏去打听生活用品批发价格。于婉边看边教范氏要货比三家,不能买到假货,并且记录好询问的每家货品价格,范氏认真听。
      于婉寻思着小卖部刚开始进货时她肯定要带着于海夫妇来几次,以后还得靠他们自己,毕竟她们姐妹仨主要任务还是学习。
      可于海夫妇为人处世憨厚老实,不知道以后独立进货能否胜任。只能慢慢教了,好在于海夫妇很勤快。想到这里,于婉收起了担心,以后的事情再说吧,没必要杞人忧天!
      于婉领着范氏在生活用品批发区大概转了一圈,常用生活用品的价格也大概了解,她准备第一次先找一家态度和价格还行的进货,以后再慢慢了解行情。
      今天时间紧迫,回家后就要为第二天架梁做准备,几人便匆匆离去。
      回到于小圩,已是半下午了。一到家,几人把买好的菜铺在院落新搭的案板上,范氏交代于婉姐妹洗菜摘菜,就去喊王三婶、李大娘和西头四婶子来帮忙了。
      昨天晚上,于海夫妇就商量好了。架梁那天的饭菜按照“四大盘”标准去办,还得再多加两个硬菜,就是说比“四大盘”还好。他们家之所以能挣钱,也亏得全村人卖草药给他们。这次于海夫妇把村里有点交情的人家都喊了,准备好好操办六七桌。
      现在天气冷了,有些难烧的荤菜可以提前烧好,第二天热热,这样省时省力,毕竟第二天架梁还有很多繁杂的事情需要他俩张罗。
      所谓“四大盘”,是于小圩这边婚丧嫁娶大事饭桌上的风俗习惯,得要有几个标志性的硬菜,有红烧肉、挂面肉圆、咸鸭、白菜豆腐。其他三样都好理解,只是这白菜豆腐为啥算“四大盘”,于婉一直有点不明白,可能有特殊寓意吧。
      于海夫妇准备再加一个红烧鸡,一个香酥麻楞子鱼,一个虾米肉圆汤,再加几个肉丝炒素菜,凑成一桌十个菜,这样的一桌菜在于小圩足以算得上很好的席面了。
      傍晚,几个婶子、大娘都来了,院子里瞬间热闹起来。今晚得先把挂面肉圆,红烧肉,红烧鸡,咸鸭,肉圆子做好装盘,明天上午只要准备素菜就可以了。
      11月中下旬,五点多天色就暗了,屋外还着实有点凉。可于家老屋院子里大灯泡点起来了,煤油灯也拿出来了,大锅灶正支着

第四十八章 架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