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检票入站台,姐妹俩更是难掩激动,都伸着脖子望向火车来的方向。
至于火车,于婉不是第一次见,于小圩东边就有一条火车道,时常有火车穿梭而过。
可是,如此近距离看火车还是第一次,更不用说坐火车了。
只听远处轰隆隆的巨大声响,庞大的车头伴随着升腾而起的白色蒸气,就像一头“呼哧、呼哧”喘着粗气,巨大无比的怪兽,拖着十几节绿皮车厢,缓慢驶入车站。
气势磅礴,令人生畏。
随着火车慢慢逼近,于婉不由得有种压迫感,第一次这个世界的新科技给她带来了感官震撼。
人群开始沸腾,纷纷往火车边上挤。
瘦弱的两姐妹,几乎不用走,被挤成烧饼一样夹在人堆里,一股脑儿带上了火车。
因为是春运期间,姐妹俩自然没有买到坐票,两人选择了靠近车门处的角落里站着,可以透过车窗玻璃看风景。
没一会随着火车再次鸣笛,车身也缓缓启动驶出了站。开始加速,铁路两旁的白杨树一棵棵地向后快速掠去。火车像一条飞快的铁龙,车头冒着浓烟,吼叫着,沿着铁轨向前奔驰起来。
一路上火车穿过山洞,越过大河,驰骋在田野上,绕行在群山间。
路过独院、乡村、小镇、县城、城市,于婉都会目不转睛看着。
原来这个世界是这样的,有贫穷的土坯房,也有别致的小楼房,更有高耸入云的楼房。有比他们于小圩看似更贫穷的村落,也有比他们县城看上去还繁华的城市。
一路姐妹俩望着窗外,指指点点,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省城庐城。
上课时,老师介绍过庐城,这是一座千年古城,几朝古都,是全国比较繁华的大城市。也是一座科教之城,有很多全国一流的大学,是整个省乃至全国莘莘学子为之向往奋斗的地方。
省城就是不一样,火车站比县城大好几倍,而且设计新颖;密集分布的高楼大厦似乎能直插云霄;鳞次栉比且琳琅满目的沿街铺面里人流攒动;一马平川的柏油路上车水马龙的;路面上跑的可不是“三蹦子”,而是各种各样的小汽车。
于婉感慨,这哪怕与县城相比,似乎又是另外一个世界!
姐妹俩从售票口打听到了,最迟一般回县城的火车是晚上九点发车,只不过是慢车,凌晨一点到县城。到时候可以去医院凑合一宿或者就在车站等到清晨。
于婉买了两张回程票,尽量今天能赶回去。
两人从车站工作人员处打听到了,省城当铺集中在古玩一条街,在市中心附近,离市一中比较近。可以坐公交车去市一中,再步行去那里。
两人没敢耽误,一路打听到公交站台,坐上到市一中的公交车,大概半小时就到了古玩一条街。
到了古玩一条街,两人看了可开心了。长长的一条街,不是卖古玩的商店,就是古玩当铺。
于婉纳闷,是不是因为是千年古都,自古遗失到民间的文物很多,所以才有这么一条街呢?此时,于婉信心满满,这么多家店,肯定有识货的,她的首饰一定能卖上好价钱。
姐妹俩决定就从街头开始,一家家当铺问情况,最后谁家靠谱卖给谁。
可是,两人连续问了好几家,店家一看两个小女孩还穿戴如此寒酸,一开始眼神就是怪怪的,还没看东西就感觉她俩是骗子,有的甚至直接轰她们出来了。
有的看了东西后,思索半天,问是不是她们自己的或者父母可知情,他们只收死当,当了就不可赎回了。最后在姐妹俩再三保证下,出了几百,这可把于婉气笑了,真当她是山里村姑没见过世面。
说话间姐妹俩又来到街中心一家,抬头一看,“林元典当行”,门头醒目,门面很大,连着好几个铺面,好像又卖古玩又有典当行。
姐妹俩走进去,柜台里一年纪较大的戴眼镜的大叔看向二人面带笑意,“小姑娘,你们有事吗?”
于婉礼貌问好,“叔叔您好,我想当首饰,您帮我看看。”
“好,拿来看看。”
于婉从里侧衣兜掏出红布包着的首饰递给他。
大叔连忙拿起放大镜,打开红布时,于婉明显看到他脸上露出的惊讶之情,虽然一闪而过。
他拿起放大镜,翻来覆去仔细看着两件首饰,“小姑娘,你这东西哪里来的?拿来卖家里人知道吗?死当是不可赎回来的。”
“这是我太爷爷祖上留下来的,现在太爷爷病重,家里急需用钱。父母在照顾太爷爷和家里,我们又远在山里,只能我和姐姐出来典当。但是,太爷爷说了,这可是真东西,便宜了肯定不能当的。”
大叔看向于婉意味
第五十八章 省城奇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