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于婉的学习更加努力,每天晚上她和于妙都学到很晚。
虽然,她本来就聪明。但是自从去了省城一中和国科大看了以后,她觉得自己在小山沟里无论学识还是其他方面,离省城学生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她相信勤能补拙。
而于婉家的药材生意也是越做越大,在她几次三番登门拜访并且有“荣盛中药铺”荣老板的推荐后,县城好几家中药铺也都同意收购他们家药材了。而且后来李叔叔也回来了,特意打电话和于婉道歉,“李记中药铺”重新收购他们家草药,收购价甚至提高至6毛一斤。
最近,于海夫妇正张罗着承包山林地,准备野外种植各种草药。去年底,他们在自家那片山林地尝试着种植了一小片,今年竟然长势还不错。虽然产量还不高,但是只要更加用心管理,相信会有更好的收成。他们家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将草药买卖扎根县城,再拓展到省城。
家里又在县城买了两处小铺面,并且在省城一中附近也买了一套小房产。无论于婉是否能考入省城一中,在林昱的建议下,她相信以后买省城房产会是更好的投资选择。
现在的于婉家,真的实现了“于小圩”首富,至于是不是镇上首富,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即便是镇上的人,现在提到于婉家也是无人不知了。
既然他们家赚了钱,那就要带动于小圩乃至那一片山里人人都挣上钱。这是于婉一家人的共识,因为他们深有体会贫穷的痛苦和无奈。
所以,于婉家把干草药价格提到到2毛一斤,承包山林地的价格给的也高,雇佣乡里四邻上工的价格也和砖厂差不多,于婉外婆家也一起加入了草药种植队伍里。
现在无论是村里人还是周围村落,谁见到于婉一家都是客客气气,甚至感恩戴德。因为无论是卖草药还是在于婉家上工,那可比以前土里刨食挣钱多了,他们的生活也正在慢慢变好。
至于于家其他几房,于海夫妇更是摒弃前嫌。只要他们愿意,无论是来上工还是想学种植草药,于婉家都乐意。
于老大一家还是务实很,早早加入了卖草药的大军,而且也经常全家到于婉家山林地上工。现在也想跟着种山林草药,种出来再卖给于婉家,这样挣钱更多。
而于老二一家,因为二婶王氏一直心高气傲,拉不下脸来,一直自顾自过着日子。
可眼看村里人,家家到处挖草药,人人都争着去于婉家山林地上工。现在于婉家又搞什么山林野生草药种植,这让二婶王氏又急又气,为啥于老三家日子会越过越红火了?!
最后,二叔于河过来了,说要跟着学草药种植,以后不去砖厂上工了,就在于婉家山林地上工。于海夫妇自然答应了。
就在整个村子一片红红火火准备跟着于婉家大干一场时,于家老屋每天却上演着鸡飞狗跳。
于洋和王小月,每天睡到日上三竿都不起床。宋氏只得每天站在院子里指桑骂槐的嚷着,可依然没人理会,只有于志文每天还是像老黄牛一般辛勤劳作着。
宋氏自有她的小算盘,她的三儿子有,就等于他们老两口有。她了解于海一家,不会对父母放任不管的。所以,她这把年纪了,还用得着卖力干
第八十一章 喜上加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