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外婆和周外公俩人都顾着苏悦吟,等她一坐下就给她倒茶,点心碟子也推到眼前。
留下周昀昕在原地,生生怀疑自己是不是捡来的。
她这么个大活人就被忽略了?
两个老人的晚年生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真实写照,平时可不就是养养花、喂喂鱼,到季节还会种点菜。
周外婆还喜欢上了自己做吃的,不管是平日下厨还是下午茶小点心,她都表现出莫大的兴趣。
周外婆期待地看着苏悦吟,指了指其中一碟红白长条的点心,“悦吟,你尝尝,这是糯米红豆糕。”
苏悦吟用牙签插了一块,放进嘴里,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清新独特的芬芳,随后是红豆的软糯和糯米的弹牙,甜度刚好,一点也不腻味。
“唔~外婆,真好吃,还有一种特别的味道,是什么呢?”
周外婆见她喜欢,也开心得很。
“你吃出来啦,喜欢吗?那个是苹婆叶,萍婆又叫凤眼,是我们这边一种常见的绿叶乔木,果子七八月成熟,我摘了苹婆叶垫着蒸糕,所以就沾染了叶子的味道。”
苏悦吟点头,又插了一块,“挺喜欢的。”
周昀昕在苏悦吟一旁坐下,哀怨地看了外婆一眼,“外婆,您都不疼我了~”
周外公在她头上拍了一下,“你这丫头,还和悦吟争起宠来了。”
周外公心想,他这个头号老婆粉都没争宠呢。
吃了两块糕,又喝了两口茶,再看着院中美景,几人心情都是美滋滋。
坐了一会儿,周外婆打算去做饭了,苏悦吟要帮忙,周外婆硬是不要。
“你和小昕在院子里玩会儿,外婆都做习惯了,你不用担心我忙不过来。”
苏悦吟反对无效,只好答应,“外婆,那您别特地为我多做什么,我们吃点家常便饭就好。”
周外婆笑眯眯的,把她推出厨房,“好好,外婆知道了。”
院子里,周外公拿出纸墨笔砚,准备练字。
他退休前本就是书画协会的会长,书法和国画他都擅长,是他的休闲方式之一,也是没受伤前每日都要做的事。
周昀昕都习惯了,自顾自地去屋檐下拖了两把躺椅过来,“悦吟,快过来躺着。”
竹林县什么最多?
竹编制品最多,躺椅家家都有,人手一把。
周外公家的围墙,并不是封得死死的那种,做了不少镂空结构。
围墙边都栽种着小竹子,风能对流,影影绰绰间,只要不是故意杵在围墙上贴着看,是看不清楚院里情况的。
再说了,院墙四周都设了监控摄像头,谁也不敢大喇喇地来看。
就连之前那一群人,也只敢拿了望远镜远远在附近观察。
初夏的下午,在阴凉的院子里躺着,清风拂面,那是最舒服的状态了。
周昀昕拿出手机和音响,放起了古典纯音乐,给外公助兴,她就躺着眯瞌睡。
苏悦吟则是对周外公练字比较感兴趣。
她最近画了不少画,画上也写了字,为了方便大家识别,她写得是簪花小楷。
其实,她最爱写的是草书。
那种肆意挥笔的潇洒,亦是她心中对自由的向往。
周外公穿的是中式的唐装褂子,一头白发,五官正肃,此刻捏着毛笔,倒很像是大盛私塾里的夫子。
苏悦吟站在一边,看他写字。
周外公练字多年,自有所成,他心无旁骛,轻轻蘸上墨汁,一股古典浓厚的墨香便在空气间氤氲开来。
盏茶之后,周外公停笔,一幅《兰亭序》出炉了。
周外公写的是楷书,看得出是王羲之的铁粉。
苏悦吟不认识王羲之,这在她的历史上是不存在的朝代和人物,可这不妨碍她欣赏书法。
周外公觉得今天发挥还行,心情不错,见苏悦吟很感兴趣的样子,那神色像是懂的,再联想到她是学设计的,便开口道。
“悦吟,你懂书法吧?来写一幅。”
周外公说着,就把位置让了出来。
苏悦吟正有些手痒,没有拒绝。
苏悦吟将周外公那幅字好好收起,放在一旁晾干。
她今天穿的是短袖,刚好方便写字,微微躬身,笔走龙蛇间,两句诗词呈于纸上。
苏悦吟没写大盛的东西,而是用了李白的名句。
&nb
第66章 日常掉马系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