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章 上海电力600021的前世今生[1/2页]

中国各地风土人情收录 冷却爱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起源:见证中国电力诞生
      上海电力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
      1882
      年。彼时,英商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发电公司,为外滩提供照明服务,这一标志性事件,标志着中国电力事业的开端,上海也成为继巴黎、伦敦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有电的城市。上海电力的诞生,犹如一道曙光,划破了旧时代的黑暗,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那个时代,电力是一种全新的能源,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电灯的亮起,让夜晚不再黑暗,工厂的机器开始轰鸣,商业活动也变得更加繁荣。上海电力的早期发展,虽然面临着技术落后、设备简陋等诸多困难,但它依然在艰难中前行,逐渐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最初的为外滩提供照明,到后来逐渐扩大供电范围,上海电力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崛起与发展。它不仅为上海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动力,也为市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在这个过程中,上海电力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培养专业人才,逐渐发展壮大。
      改制与上市:踏上资本舞台
      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来到了
      1998
      年,这一年,上海电力迎来了重要的改制。在一系列改革举措下,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一转变标志着公司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初步建立,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制后的上海电力,在管理体制、运营机制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2003
      年
      10
      月
      29
      日,对于上海电力来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一天,上海电力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
      。上市,犹如一场盛大的成人礼,让上海电力正式踏入了资本市场的广阔舞台,开启了全新的发展篇章。
      上市为上海电力带来了诸多机遇。首先,通过发行股票,公司筹集到了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为公司的项目建设、技术研发、设备更新等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助力公司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其次,上市使得公司的治理结构更加规范。在资本市场的严格监管下,上海电力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信息披露,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提升了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和青睐,为公司的持续发展赢得了更广阔的空间。
      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与转型
      (一)早期扩张与区域布局
      自成立以来,上海电力便以上海为坚实的基地,积极向周边的华东地区拓展业务版图。在扩张的征程中,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以及丰富的运营经验,不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年,上海电力收购江苏上电贾汪发电有限公司部分股权,成功进军江苏电力市场
      ,为后续在华东地区的深度布局奠定了基础。此后,公司又通过投资淮沪煤电有限公司、浙江镇海发电项目等,进一步扩大了在华东地区的影响力。
      在拓展市场的过程中,上海电力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华东地区经济发达,电力需求旺盛,吸引了众多电力企业的角逐。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上海电力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价格、服务、技术等方面寻求突破。资源获取也是一大难题,电力生产离不开煤炭、天然气等能源资源,而这些资源的供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国内政策调整等。为了确保资源的稳定供应,上海电力积极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优化供应链管理,同时加大对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二)“上大压小”
      提升盈利能力
      2007
      年,我国节能减排工作进入关键阶段,“上大压小”
      政策成为电力行业变革的重要导向。上海电力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开启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当时,上海电力旗下的南市电厂、闵行发电厂、杨树浦发电厂、吴泾热电厂等四家老电厂,拥有
      166
      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小火电,占上海市
      “十一五”
      关停小火电机组总量的
      80%,成为关停工作的重点对象。
      这些老电厂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公司的发展。在人工成本方面,小电厂人员众多,约
      1000
      人,而大型机组只需
      200
      300
      人,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在燃煤成本上,小火电机组煤耗比大机组高约
      20%,导致运营成本大幅增加,盈利能力低下
      年,上海电力外高桥二期投产增加的盈利几乎被老电厂吞噬。
      随着
      “上大压小”
      政策的推进,这些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吴泾热电以大代小的
      2×30
      万千瓦热电联供项目动工,闵行、杨树浦电厂实施
      “拆二建一”,新建
      2×100
      万千瓦大漕泾项目。到
      2010
      年,上海电力关停了
      166
      万千瓦小火电,同时新增
      260
      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大机组火电。小火电占公司权益装机的比例从
      45.4%
      骤降至
      4.3%,单机发电容量从
      17
      万千瓦
      /
      台大幅提升至
      38
      万千瓦
      /
      台。
      这一系列举措带来了显着的成效。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发电量调度向大型机组的倾斜,使得公司在电力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即使在电力需求减缓的情况下,也能凭借装机量的增长和大型机组的高效运行,保持稳定的发电收益。
      (三)煤电改革与新能源转型
      2021
      年,煤电市场化改革的浪潮汹涌而来,对上海电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年,受煤价飙涨的冲击,火电企业普遍陷入亏损困境,上海电力也未能幸免。公司拥

第13章 上海电力600021的前世今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