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章 澜起科技688008的前世今生[1/2页]

中国各地风土人情收录 冷却爱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起源与创业之路
      2004
      年,在全球科技浪潮涌动的时代背景下,澜起科技于上海正式创立,创始人杨崇和凭借着对半导体行业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眼光,怀揣着在芯片领域闯出一片天地,为中国乃至全球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高性能芯片解决方案的梦想,踏上了创业的征程。
      彼时的半导体行业,竞争激烈,巨头林立。在内存接口芯片领域,技术迭代迅速,国际大厂占据着主导地位。杨崇和及其团队却迎难而上,将目光聚焦于内存缓冲芯片的研发。他们深知,内存接口芯片作为内存模组的核心器件,是
      CPU
      存取内存数据的必由通路,其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艰苦研发,澜起科技在
      DDR2
      内存缓冲芯片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其研发的芯片在功耗上比行业内公认的顶尖水平低了
      40%,这一卓越的成果迅速引起了行业巨头英特尔的关注
      年,英特尔派人到上海对澜起科技进行考察后,果断决定投资
      1000
      万美元技术资金
      ,并停止了自身的内存缓冲芯片研发项目。这不仅为澜起科技带来了宝贵的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得到了英特尔的认可,如同获得了一张通往国际市场的
      “通行证”,标志着澜起科技正式在内存接口芯片领域崭露头角,开启了与国际巨头深度合作的新篇章,也为公司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纳斯达克上市风云
      凭借在内存接口芯片领域的卓越成就和良好的市场前景,2013
      年
      9
      月
      26
      日,澜起科技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股票代码为
      “MONT”
      ,成为当时少数在美上市的中国半导体企业。上市首日,澜起科技股价表现亮眼,上涨
      28%,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持续走高,2014
      年
      1
      月底,股价更是冲到
      24.57
      美元的历史高点,四个月内涨幅超过
      140%
      ,一时风光无限,备受资本市场关注。
      然而,好景不长
      年
      2
      月
      6
      日,美国投资研究机构
      Gravity
      Research
      发布报告,直斥澜起科技财务数据造假,将其最大的经销商
      LQW
      科技有限公司指为是一家为制作财务业绩而建立的空壳公司。报告指出,在
      LQW
      成为分销商之前,澜起科技毛利率为
      26.9%、净利率为
      28.5%,而
      2011
      年
      LQW
      成为分销商后,澜起科技实现了
      73%
      的营收增长,毛利率翻倍,净利润率达
      15.8%
      ,且
      LQW
      成立时间短,注册办公地点无人出入,其董事长住址与澜起科技财务副总裁实际地址相同等诸多疑点,直指澜起科技存在通过关联交易虚增收入的行为。
      一个月后,Aristides
      Capital
      也发布公告称,澜起科技
      SoC(System
      on
      Chip,系统级芯片)营收大部分为虚构。该机构通过对比澜起科技、客户、竞争对手及芯片供应商提供的数据,认为其
      SoC
      机顶盒业务的收入几乎虚报了
      7
      倍
      ,还指出澜起科技大客户列表存在矛盾,如四川金网通作为其客户,购买机顶盒数量少于银河电子,支付费用却更多,且金网通产品中仅一款采用澜起科技
      SoC
      芯片,却贡献了不少收入,据此认为澜起有明显虚假宣传和虚增营收利润的可能。
      在两家做空机构的轮番攻击下,澜起科技股价一周内暴跌
      27%,市值大幅缩水。与此同时,美国当地律师事务所
      Levi
      Korsinsky
      代表投资者,指控澜起科技及其高管发布与公司真实财务状况不符和误导性声明,违反了联邦证券法,澜起科技陷入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面对做空机构的质疑和投资者的诉讼,澜起科技董事会迅速聘请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
      Jones
      Day
      进行独立调查。经过大量时间的努力,完成了内部审查
      年
      4
      月
      22
      日,律师事务所发表声明,认定澜起科技账面现金和收入毛利确认无误,财报真实有效。虽然
      Jones
      Day
      在声明最后补充称发现
      LQW
      的母公司和澜起科技管理层存在联系,但没有证据证明存在因此产生的会计不法行为
      。这一调查结果虽还了澜起科技财务报告的清白,但关联关系的存在仍让部分投资者心存疑虑。
      由于开展此次内部审计调查,澜起科技推迟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
      2013
      年年度财务报告文件,在
      2014
      年
      4
      月中旬和
      5
      月中旬两次收到了来自纳斯达克交易所的书面警告。同年
      10
      月,在还未完成私有化退市交易的澜起科技再次收到了纳斯达克的
      “逐客令”。
      在多重压力下,2014
      年
      6
      月,澜起科技宣布接受上海浦东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发出的
      6.93
      亿美元私有化邀约,启动退市流程
      年
      11
      月
      20
      日,澜起科技完成私有化,正式从纳斯达克摘牌退市
      。这场做空风波和私有化退市,成为了澜起科技发展历程中的一段曲折经历,也让公司深刻认识到在国际资本市场中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回归
      A
      股,登陆科创板
      私有化退市后的澜起科技并未一蹶不振,而是开始了一系列战略调整和业务布局。公司深知,国内半导体市场潜力巨大,且随着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政策环境日益利好,回归国内资本市场,扎根国内市场,将为公司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
      2019
      年
      7
      月
      22
  &

第21章 澜起科技688008的前世今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