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武亮处理了衙门的公事,就往工厂跑。
这些初级设备,采用太阳能充电,不仅生产效率只有50%,而且最怕连续阴雨,电池电量耗尽。
所以趁着现在天气尚好,武亮想快速扩大生产,早日提升到煤炭能源。
设备多了,干活的人也需要增加。
武亮跟顾大嫂商量了,新增的工人最好是知根知底,嘴巴又严实的。
顾大嫂莞尔一笑,扯开嗓子喊了一声,“郓哥!”
只见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孩跑了过来。
那孩子满脸稚气,身上穿得破破烂烂,一头乱蓬蓬的头发扎了两个鬏。
眼珠子却是灵动得很!
一见武亮,那孩子纳头便拜。
武亮笑着扶他起来,又听顾大嫂介绍道:
“二哥,这孩子本姓乔,因为在郓州生养,就取名郓哥,这些年在阳谷县里卖梨为生,家里只有一个老父亲。”
“我在北门开肉铺的时候,常与他来往,这孩子是个老实人,又机灵,你大哥也喜欢他,我就私自做主,把他带来了!”
武亮一听“郓哥”这名字,就猜到是这孩子,当下摆手道:
“大嫂不必推让,这工厂里的事,都由大嫂做主!你管着,我放心!这孩子我也喜欢,就让他留下吧!”
当下又取出五两银子,递给郓哥,让他做几身干净衣裳,往后跟着顾大嫂多学多看。
好好办事,一定给他个好前程!
那郓哥千恩万谢,自不必多言。
就这样忙活了几日,原本接下的订单,陆续交付。
齐元昊的大单也即将完成。
武亮心念一动,派郓哥去买了上好的大米、糯米、小麦和玉米。
连着高粱一起,把五种粮食按照系统提示的比例,倒进制酒设备。
结果,那一批出产的美酒,香透了整个大宅院!
连在院外巡逻的李逵,都翻墙跑了进来。
武亮把比例告知郓哥,让他专门盯着这种极品美酒的生产。
看着一旁嘿嘿傻笑的李逵,武亮递给他一坛酒,告诫道:
“这酒虽好,但每日只可饮三杯!否则,神仙就要降罪了!”
这话,把李逵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看着日子越过越好,武大郎满心欢喜,冲武亮笑道:
“二哥,这酒如此香醇,叫个什么名?”
顾大嫂也笑道:“是啊二哥,咱家的酒到现在还没有名字呢!你给取一个!”
武亮略一沉吟,开口道:
“那高粱酒,卖给普通百姓,取名要浅显易懂,就叫‘高粱红;这五种粮食酿造的好酒,将来只供朝廷。”
“咱们不急着取名,暂且叫它‘五粮春秋,想来要不了多久,就能讨到皇上的封号了!”
武亮这话,确实不假。
美酒供给朝廷,是他和白袍师爷朱胜商量好的。
朱胜这几日,正忙着处理西门庆的官司。
眼看着几天过去了,武亮盘算了一下,也该让阳谷县的大老爷,潘黄河尝尝这五粮美酒了!
第二天一早,武亮正在衙门里跟朱胜谈笑。
桌上摆着他带来的四坛“五粮春秋”。
两坛给潘老爷,两坛给朱师爷。
另外,武亮又派两人骑着快马,给远在沧州的柴进,送去十坛。
随着酒,还有一封信。
信里,武亮托柴进打点关系,想要把这种美酒,进贡皇上。
按理说,柴进的叔叔柴皇城,颇有些人脉。
但宋徽宗不理朝政,京城满是妖魔鬼怪,能不能成,武亮心里也没底。
权且一试吧。
武亮和朱胜正聊着天,一个衙役跑了进来,冲二人拱手道:
“报!州府回函已到!”
二人对视一眼,西门庆,要结案了!
不多时,县太爷潘黄河升堂断案。
据州府回函,人犯西门庆,刺文双颊,发配沧州。
即日启程,不得延误!
堂下的西门庆,一双眼睛里,满是惊喜!
堂上的武亮、朱胜,看在眼里,心头一跳。
为何?
这个判决,早在他们意料之中,却是最坏的那种!
&
第26章 充军发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