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谷县郊外的一处山头。
“一、二、三、四...”
整齐嘹亮的口号传来。
一支长长的队伍正在翻山跑步。
每个人的肩头扛着一把步枪,领头的正是张清,队伍侧面观察全队的,是林冲。
这支五百人的队伍,番号是虎贲营。
分为营、连、排、班四个建制,每班十人,三个班为一排,三个排为一连,四个连组成全营。
这么多人进行野外拉练,对全局指挥和纪律的要求极高。
然而林冲从未有现在这样轻松,因为这些兵员,全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
武亮给了他们饭吃,在这里,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没有欺压,没有恃强凌弱。
如果有不公正的待遇,只管去安保部找鲁智深,那花和尚不讲人情,铁面无私。
而针对破坏规矩的人,手段也很直接,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明知故犯,直接送进技工学院剥夺学到的知识,赶出工厂。
并且这种人再也不敢靠近工厂,因为让鲁智深看到,一定会暴打一顿。
一开始,还有几个刺头不信邪,觉得是闹着玩的,但是一两只鸡被杀掉以后,满山的猴子都老实了。
这些规矩对于泼皮无赖来说,十分苛刻。
但是对于老实的穷苦孩子来说,就是最大的避风港。
身逢乱世,很多人委身为奴,讨一口饭吃,还吃不饱。
武亮这片乐土,顿顿有肉,公寓有楼,每人都发几身工作服,按月发工钱。
吃住都有厂里负责,发下来的工钱,都是自己的积蓄。
而且厂里的食堂还提供上好的高粱酒,价钱比阳谷县城里还便宜。
每个班组都配有思想委员,每周都开展班组会议。
新来的穷人在思想委员的引导下,忆苦思甜,讲一讲以前的穷苦,收到的欺压。
再讲一讲现在的幸福、尊严和自由。
武亮参加过几次这样的会议,他真正地体会到,锤子镰刀为什么能够创造奇迹,因为确实代表了普通民众,底层民众的利益。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教育,整个虎贲营的思想基础觉悟就很高。
再为每个连配上指导员,白天抓军事训练,晚上抓思想教育。
整支军队的思想面貌跟宋朝军队,大相径庭。
忠于领袖,军纪严明,敢打能战,战之必胜是这支队伍的信条。
有句话叫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武亮对虎贲营的进度比较满意,并且没有过多干预。
他每次出现都是带着慰问品,和战士们坐在一起,听一听他们的想法,具体的训练全都交给林冲、张清和政委、指导员组成的领导集体做决定。
不过林冲等人执意请武亮做指示,武亮提出了新旧结合的思想。
既要吸取北宋禁军训练方法上的长处,也要结合新的作战方式做出调整。
最后排定了丰富的训练课表。
体能训练是每天都要有的,枪械训练也是每天都要有的。
在此基础上,增加格斗训练,不能有了枪就丢了贴身肉搏的能力。
全营实行数据化考评,尖兵予以表彰、奖励和提拔。
多次排名靠后的队员,酌情处理,原则上进行清退,部分思想觉悟优秀的,可进入鲁智深的安保部,做不了冲锋陷阵的战士,也可以守护一方平安嘛。
这样的训练持续了半个月
第63章 第一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