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2章 又一个特使[1/2页]

水浒:开局武松工业系统 别较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武亮的专列抵达哈尔滨。
      陪着金莲、师师在冰城哈尔滨好好游玩了一番。
      只是太冷了,那时候暖气还未全面覆盖,还不能实现在室内穿单衣。
      心念及此,武亮立刻冒着大雪,在卫队的陪同下,巡视周边。
      在系统的帮助下,一口气兑换了四座大型煤矿。
      “要让东北的老百姓,都烧得起煤,这是过年之前,必须实现的目标!”
      “人人有饭吃,人人有房住,人人有衣穿!”
      “今年春节,不允许有一个东北人被冻死!”
      这是武亮下达的死命令。
      东北的领导干部,立刻行动起来。
      一个月的时间,煤矿招工的消息传遍东北,大批的流民涌向最近的煤矿。
      与煤矿相匹配的各类矿场也陆续开工。
      大批的棉衣从山东、西夏源源不断运往东北。
      老百姓渐渐发现,新来的这些南方人,似乎跟以前不一样。
      思政工作的夜校开起来,人民都发现,原来这个政权,真的在为人民服务。
      一时间,整个东北红旗飘扬,仅仅供暖这一项措施,就让武亮在东北的民心,达到了鼎盛!
      正在武亮昼夜奔波忙碌的时候,卫兵来报。
      棒子国仁宗皇帝和李子谦大人,派来了特使,想要求见武主席。
      武亮一愣,棒子国?
      先晾着。
      又找来东北土生土长的领导干部,开起了座谈会。
      经过众人的解释,武亮这才知道。
      彼时的棒子国,跟后世一样,骨头挺软的,先后向后唐、后晋、后周、宋国、辽国、金国俯首称臣,要说家奴,也不知道是几姓家奴了。
      而且,这个家奴表面上恭顺,实则包藏祸心。
      每年朝贡一点不值钱的东西,再从宗主国乞讨到大批的封赏。
      完全不要脸。
      现在的皇帝称为仁宗,但朝政把控在他的外祖父,李子谦的手中。
      要说这家人,有多无耻?
      李子谦的飞黄腾达,源自于他的二女儿入宫,为皇帝生了长子,名叫王恺,于是被封为顺德皇后。
      这个李子谦就成了国丈。
      后来皇帝死了,年幼的王恺被立为新君,称为棒子仁宗。
      而李子谦作为他的外祖父,就以外戚的身份,专制国命,权倾朝野。
      然而他还不满足,玩了一手骚操作,又把自己的两个小女儿,嫁给了王恺。
      也就是说,棒子国的仁宗皇帝王恺,娶了自己的两个小姨。
      这简直是猪狗不如。
      乱成了一锅粥!
      而且,这个李子谦也跟别的当权外戚一样,嚣张跋扈,鱼肉百姓。
      整个李家的外戚集团,任人唯亲,强取豪夺,不顾百姓死活。
      在棒子国,名声是差到了极致!
      现在来朝见的特使,就是李子谦的人。
      这种人,武亮是看不上的。
      更何况,杨志已然在鸭绿江边练兵,明年开春,就要攻入棒子国。
      什么李氏王氏,跳梁小丑。
      就在武亮准备下令,把那个什么特使打发走的时候。
      卫兵又来报告,棒子国的特使送来拜帖一封。
      打开一看,居然是以李子谦的口吻写的。
      不仅对武亮歌功颂德,吹捧地五体投地,还纳贡了千年人参两株。
      另外,李子谦还恬不知

第92章 又一个特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