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寻总是觉得,那些叽叽喳喳说着会陪着未来伴侣的人也许真的到了那个时候会不知去向。
而像马拉这样一开始就嘴硬说分手的人可能最后还陪在那人的身边。
当然,这也只是周寻的猜测,人心是最叵测的,周寻宁愿相信这是一个随机的答案而不是一个确定会或者确定不会的答案。
艾滋病选修课程的讨论有几分沉重,事实上有关医学伦理的讨论都是这样沉重的。
但是周寻和马拉报名的另一堂关于神经系统与行为的选修课却总是十分轻松。
老师常常用举例子的方式让同学们学习一些有趣的概念。
比如在讲到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一概念的时候,老师就让大家自己发言说一说生活中有什么事情是操作性条件发射。
周寻是不大喜欢在课堂上举手发言回答问题的,哪怕有加分。
马拉倒是十分喜欢。
马拉举手发言说道,“老师说上课回答问题能够加分,同学们都站起来回答问题,这就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
全班同学都被马拉有趣的发言逗笑了,包括老师。
周寻觉得和马拉呆在一起也是有风险的,因为马拉常常是人群中最引人注目的仔,这让周寻有时候也不得不接受旁人眼神的洗礼。
不过马拉也算是对医学课程比较感兴趣,到了大学语文这样的水课,她就完全像是蔫了似的趴在桌子上。
但是周寻对大学语文感兴趣,所以听得是津津有味,但是喜欢听课不代表喜欢上课发言。
周寻确实喜欢听这位大学语文老师说书,因为他上课就摇头晃脑地像是个说书人。
老师总是能够感觉到整个教室里面谁在认真听课,毫无疑问在这堂水课里面认真听的只有周寻了。
然而老师还是觉得十分不满意,想要和大家互动一下。
他先是在课堂上面播放了一段音乐,然后让大家静下心来感受一下在这段音乐里面听到了什么内容。
音乐十分漫长,足足有十分钟,周寻合理地怀疑这老师是不想上课搞出这么一个提问消磨大家的时间。
周寻听得迷迷糊糊的时候被老师抽中站起来回答了问题:“你从这段音乐中听到了什么?”
其实是一段有些异域风情的民族音乐,感觉有些像是新疆那边沙漠里放出来的音乐,悠扬深远。但是周寻在这一大段听得都快睡着的音乐之中突然被抓起来回答问题,嗫嚅地吐出了几个字;“我觉得这段音乐......很漫长。”
老师似乎没想到周寻会给出这样的答案,颇有几分意外,他大概觉得这位整堂课都听得如此认真的同学能够长篇大论一些话来。
全班同学听到周寻的答案都笑了。
黄山忍不住对周寻竖起了大拇指:“是很漫长,差点没给我听睡着。”
显然黄山觉得周寻是在借机讽刺语文老师。
虽然周寻确实觉得老师可能是在水课,但是其实她并没有吐槽的意思,她是在认真回答问题的。
虽然周寻并不明白大家在笑什么。
第56章 课堂提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