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反思[1/2页]
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留中
在实习的时候,周寻常常会反思自己,自己不喜欢外科,是因为真的不喜欢呢,还是因为从来没有在外科相关的专业和操作技能上面感受到过什么成就感,又或者说是因为练习的时间太少了。
自己真的不喜欢外科吗?
其实帮别人换药虽然辛苦但是很有成就感,为病人缝合虽然感觉压力很大但是有时候也很有成就感。
在网上买来一些关于外科操作练习的器械之后,周寻便觉得自己对于外科可能也并不是那么没有天赋,外科其实也是还蛮有趣的一个科室。
其实自己也不是不喜欢外科,只是因为没有很多时间去外科的科室里边轮转,加上外科和自己的弱项解剖又息息相关,所以周寻觉得外科比较难,人都不会喜欢觉得难的东西,而会选择喜欢相对容易一些,让自己更有成就感的东西。
周寻在进行外科操作的时候常常因为自己的无菌观念很差,所以每次操作还完成不到一半便会被老师给轰下手术台。
其实如果机会合适的话,周寻觉得自己可能未必不适合外科。
但是自己确实除了妇产科,还是没有什么时间去真正的外科轮转过的。
外科轮转得到考研之后才会有机会去。
所以在考研填志愿的时候,周寻觉得自己放弃填写外科的志愿其实也蛮不公平的,因为自己其实并没有去外科轮转过。
不是说外科好或者不好,实在是因为自己都没有很深入地去了解过。
所以所知道的也是很有限。
见习时候短暂的停留其实并不能让自己对于外科这个大科室有多么深入的了解。
更多的是走马观花的兴致一样。
但是没有办法,人生中的很多选择其实还来不及搜集足够的资料,就需要在电光火石之间做决定。
这样想想也是怪可惜的。
就像当初高中的时候文理分科。
有的人分科之后可以把自己的优势科目发扬光大,成绩直线上升,但是对于周寻来说,首先文科和理科的成绩都差不多,本来还是个中游水平,但是一分科,别人的优势更强了而自己的优势也就减弱了排名瞬间一落千丈。
如果现在再问自己一遍当年文理分科的时候选文科还是理科,周寻觉得自己应该会在文科的选项前面多做一会儿停留。
就像是大学填志愿的时候,周寻仅仅是因为高考超常发挥了一些,想着选择一个难度系数也比较大的医科大学,否则的话应该会进入一家师范大学去念教师的专业去了。
现在再仔细想一想,自己当时得到的资料是多么的有限,就必须要在这些有限的资料里边做出选择,不是做老师,就是去当医生。而且这些选择都和自己未来的人生息息相关。
虽然那个时候做选择也是已经综合了多个方面的信息得到的一个最佳选择,但是念了大学才知道,其实大学可以有很多的选择,人生也有很多的选择,大家真的不应该给自己设限才是。
现在想来当时觉得十分意义重大的选择,其实都是归于一些很简单的原因之后才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的。
谈不上有多正确或者多错误。
但是后悔是世界上最没用的一件事情。
只是越发深刻地认识到,其实和很多人的差距造成的原因本质上来说是信息壁垒所造成的。
就像是在三下乡的老爷爷老奶奶们一年都没有离开家门几次,又怎么会知道在别的地方,大家早就已经开始用大数据医疗进行慢性疾病的监测,说不定过段时间都有无人机进行送药上门了。
人是有自己的局限性的,在某个位置或者某个立场之上便只能看到某个立场和位置上面的东西。
其实也说不上什么好或者不好,各有各的风景。
有时候得到的东西越少反而越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为什么那些所谓尼泊尔地区的人们幸福指数是最高的,人家过得也不是很富裕,有的时候,精神富裕给人带来的幸福感并不亚于物质上的富裕。
小的时候人的欲望很小,得到一颗糖果,儿童节得到了奖状和礼物,老师在课堂上面表扬了自己几句,便都乐开了花来,但是随着年纪逐渐增大,知道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想要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得到了这个东西,就还想要更好的。
好像永远也不懂得满足。
这可真的是不好的习惯。
做人处事还是应该学会感恩才是。
总之周寻其实一直是觉得居住在深山里边的人和居住在繁华大都市里的人其实是没有很大的差距的。
我们可以说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但是周寻其实并不认同任何人之间是有差距的。
几千年前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便高呼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其实哪怕到了今天,有很多人身上的奴性也没有完全洗干净。
就像是你可以说一个东西不好,但是不可以说那个东西就不应该存在。
存在即合理嘛。
不过这也只能是大多数人心里边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毕竟,现实世界里边,那就该是怎么样,就还是怎么样呗。
谁也犯不上去改变谁,谁也没有必要去改变别人的想法。人都有各自的修行。
能够由填志愿这件事天马行空地想到这么多的,恐怕也就只有周寻自己一个人了。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呗。
在填志愿的时候,周寻还是填了一个比较热门的学校的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
毕竟,很多事情,说起来是一回事,等到真正去做的事情就会大打折扣了。第183章 反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