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底搬进新房子。
以隔壁赵老太的经验来看,程秀秀的肚子十月中就该足月了。
林云安打听了坐月子需要的东西后,又马不停蹄得奔向县城供销社。
这年头能当上售货员的家里大都是有关系的。服务态度自然没有多好。
林云安现在柜台前发现也没啥能买的,他有钱可没票啊。就这么站了一小会儿,那销售员就开始赶人了:“不买的往后面站阿,别耽误事儿。”
林云安无语,可人家也没指着他骂,也犯不着上去争辩。得,走吧。
想着原身家里没少给他寄东西,既然占了人家身体,责任也得尽到了。躲在没人的巷子里,从空间买了一些当地特产,又从空间买了三块手表给一块装好。这才往邮局去寄包裹,想了想还是借了纸笔写上:“生活稳定,不要寄东西过来了。一切安好,勿念。”给一块儿寄出去了。
按照眼下的目光看,原身家里条件优越,父亲是纺织厂主任,母亲是供销社职工,兄姐都在纺织厂。本来原身高中毕业本也是安排在纺织厂的,可新下来的指标要求一家必须有一个下乡的,这指标一下来原身不得不下乡了。原身本就是家里的幺子,从小没吃过什么苦,这又是下乡去,家里人十分心疼他,所以每个月都能有包裹寄来。
寄完东西,啥也没买,这回没钻玉米地了,玉米杆都给人砍回家留着烧柴了,还钻啥呀。
在半道上,看着四周没人,林云安从空间拿出备好的红糖,红枣,鸡蛋,棉花,小孩用的细棉布,包被,尿褥子。大人穿的土布等纷纷装进背篓。
林云安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背着二十斤棉花和够做几身衣服的土布上赵老太家,拜托赵老太帮着做几身棉衣好过冬。程秀秀快生了,每天养着就好,可别再动针线了。而且从前两次的交易来看,赵老太是一个十分稳妥的人,从不占小便宜也不多嘴。当然林云安也不会亏待她。
赵老太手脚非常麻利,半个月的功夫就做好了六身衣服,针脚细密,棉花也缝得厚实。林云安非常满意,把准备好的十块钱给赵老太递过去。
可这回她去没接,十分不好意思得问道:“不知道能不能麻烦你也帮我捎上一些棉花?”这么一说林云安明白了,回屋拿了五斤棉花给赵老太,只说这是剩下来的。
这年头普通人家一年都穿不上一件新衣服,布票非常难得,更别说棉花了。有的人家冬天都不出门,一家子缩在炕上。全家人共用一件棉衣也是常有的。像林云安这样一次能拿出20斤棉花的人整个程家村还没有呢。
赵老太带着小孙子日子过得也十分艰难,况且赵老太人还不错,林云安有心照顾一二。
程秀秀十月初十发动了,生下一个六斤八两的男孩。林云安给孩子取名林念安。只盼望着他一生都平平安安的。
这个年头没有谁家生了孩子能好好的坐月子的。最多在屋里躺一个周。可林云安不同,在现代待过的他
七零家暴男知青6[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