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章 第一日[1/2页]

我是光绪的替身 佛祖降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早上五点多钟,寇连材准时醒了过来,摇醒了吴大佛,说:“皇上,他们要进来为您更衣洗漱了。”
      吴大佛看外头才是蒙蒙亮的天,说:“哪有起这么早的?”
      “皇上每天都是这个时候起来的。”
      吴大佛只得坐起,然后眯着眼睛任由太监宫女为他穿衣洗漱。
      整理妥当后,吴大佛便照例要去给太后请安。
      太后说:“皇上昨夜睡得好吗?”
      “回亲爸爸的话,尚可,尚可。白日仍需补觉。”
      “嗯。皇上每天都要在勤政殿处理政务,多听,多想,少说。记住了吗?”
      “儿臣记住了。”
      离开储秀宫后,吴大佛来到勤政殿,只见案头上堆成山高的奏折,翻开一本,大多是些请安折子。吴大佛记得自己看过,所谓的请安折子不都是废话,很多是有权谋在里面。但是自己不懂,所以就招来军机处行走,让他们将折子整理一下,请安的一摞,例行汇报的一摞,需要决策的一摞,都堆在一旁。
      “请安的留下,其他的东西都送到军机处去,军机处拿个方案出来,九点钟开始,在这里开会讨论。都退下吧。”
      待人都走了,吴大佛趴在书案上,不一会儿便睡着了。
      九点钟一到,门口有人喊道:“启禀皇上,军机大臣李鸿章、荣禄、张之洞、翁同?在门外候着呢。”
      “宣。”
      “宣军机大臣觐见。”
      四人鱼贯而入,刚要叩拜,吴大佛拍了下桌子说:“朕先宣布一条规矩,以后在勤政殿,只需拱手作揖,不准下跪磕头。若有违反,就站着议事吧。”
      四人互相看了看,拱手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请坐,今日要讨论些什么事啊?”
      张之洞:“皇上,德国商人出售给汉阳兵工厂的毛瑟步枪制造仍需采购机器,估算需要四十五万两银子。”
      “那枪是假的毛瑟步枪,跟德国商人说,他们拿1888委员会步枪冒充毛瑟步枪卖给我们,视为欺诈,不仅要赔钱,我们还将在欧洲各国大肆宣扬他们的卑劣做法。如果他们不想名誉扫地破产倒闭,就要尽全力帮我们购买意大利m91卡尔卡诺步枪的技术和生产线。”
      “这,皇上,关于这步枪的采购我们商谈已久。。。”
      “以后不要再考虑欧洲的步枪了。他们是技术先进,可是他们的步枪都是根据他们的人种身材、地理环境和制造水平设计出来的,根本不适用于大清的情况。相对来说,意大利的步枪比较符合中国的国情,所以不要再争论了,就这么干,时间紧迫。下一件事。”
      李鸿章:“皇上,日本又一次致函,要求我们撤出朝鲜。”
      “对日作战司令部还没成立,所以不讨论这件事。各位大人请尽快拟定司令部的人选和组织架构,各部都要派一定级别的人参加,确保各个方面的事都有人管。”
      翁同?:“皇上,山东、河北等地的百姓与教民矛盾日趋激烈,当地官府颇为难管。”
      “朕的想法是:第一,制订一部法律,规定所有的宗教,不管是民间的还是洋人的,都必须在官府登记,否则就是非法传教,严惩不殆。第二,规定所有的宗教都只能在自己的宗教场所内进行宗教活动,不能离开宗教场所传教,否则就是非法传教。第三,要求所有的宗教经文都必须上报官府审核,不能有诋毁朝廷、辱骂华人、不尊王法的内容,违者以非法宗教论处。第四,所有的专职宗教人员都必须在官府登记,每年必须进行体检,不能有带传染病的人。第五,所有宗教场所的资金及名下的土地都必须登记造册,反有隐瞒资金土地的,以谋反论处。逐如此类的条款,尽快制订。只要官府能管住洋教堂,就有能力平衡两边的利益。“
      “皇上,这样洋人会发难吧?”
      “告诉总理衙门,如果洋人发难,就问他们犹太人和吉普赛人是否可不经登记在欧洲各国购买土地,积蓄资金,公开传教。在这一点上,他们比我们干的还绝,不要怕他们。”
      荣禄:“皇上,上半年的旗人薪俸尚缺口两百万两,请求户部拨发。”
      翁同?:“户部的钱原本都被用在太后的万寿庆典,现在庆典虽然缩减,但银子还没收回来,户部仍旧是空的。”
      “将旗人的管理的条例法律等等都统合一下,这是第一。第二,就说现在是财政紧张,所以钱只能分批发放,凡是当过兵的,先发,当兵的时间越长,发得越齐。先用两个月的时间统计一下谁先发谁后发,等战事爆发了,再酌情处理。”
      李鸿章:“皇上,北洋水师需要银两购买弹药和舰船,大战在即,不可再拖延了。”
      “翁师傅,你把户部的支出明细单列一下,不要紧的先停一停,不重要的全部取消。还有,凡是有给朕和后宫妃嫔送礼的,礼物全部直接转入户部。还有,账面上那些没用的房产,地皮之类的,连同这些礼物全部拨给北洋水师,由北洋水师派人去市面上出售,户部派人监督和收钱,做账。卖得的钱户部一分不收,做个过路财神,全部拨给北洋水师。“
      翁同?:“皇上,礼物这些事,恐怕得由内务府去处理。”
      “那就跟内务府说,如果不给,就由户部接管内务府的账目,一条一条查账,只要肯花时间,过去二十年的账总是能查清楚的。如何权衡,内务府自己看着办。”
      荣禄:“皇上,那太后那边。。。”
      “太后愿意为了大清缩减万寿庆典,朕反倒不能捐献一点礼品了吗?”
      “臣明白了。”
      ······
      

第22章 第一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