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来之则安之,吴大佛在屋子里转了两圈,看见那些图画好像都是地图,仔细一看,原来是万寿庆典的规划图,从紫禁城到颐和园,一路的戏台,牌坊等等,不过好像不少都被撤销停止兴建了。
“原来如此,这是在报复我提议停建戏楼牌坊呢。”吴大佛自言自语。
吴大佛整理了一下,看到了一张颐和园的规划图,这是万寿庆典的主会场,亭台楼阁,山水湖榭,美轮美奂。为了修建这一切,不知耗费了多少百姓的民脂民膏,结果只存在了五年,便在庚子国难中毁于一旦。
太后的具体计划是,到了60岁生日那天,早上先在皇宫接受王公大臣的朝贺,然后大排銮驾,浩浩荡荡,出皇宫西华门,走北长街,折向西安门大街,经西四路口,往北沿西四北大街,经新街口,出西直门,直奔颐和园。然后在颐和园内听大戏,开大宴。按照当年乾隆的气派,除将皇宫、颐和园妥为筹办外,还要在西华门至颐和园的几十里大道旁,沿途点缀景观,搭建经坛、戏台、彩殿、牌楼,组织僧道念经,戏班演戏,夹道欢迎,供她途中观览,这就是庆寿“点景”工程。
而且吴大佛想着的是削减费用,他记得自己看过一个帖子,上面写了慈禧太后的六十寿诞的开销:
一、为了迎接慈禧六十寿诞,庆典处为慈禧置办新衣,由当时着名的苏州、杭州、江南三大织造府承制。他们用各种高档绸、缎、皮、绵衣物及面料制成各色绣缎龙袍达数百件,共计耗银231000余两。
二、慈禧为了增加庆寿的喜庆气氛,令人从京郊颐和园至紫禁城一路所经道路两旁搭建楼台殿阁、戏台、牌楼等点设景物,总计六十段点景,共计耗银2400000两。
三、慈禧乘坐的轿舆是金辇轿舆,六十大寿专制,共耗银76913两制成;此外,慈禧还备有各类乘轿8乘,耗银12500两;还有光绪帝、后妃嫔乘坐的各式乘轿,耗银15000余两;再一个就是慈禧乘坐的黄漆车,光绪帝乘坐的朱红漆车,后妃嫔乘坐的黄油车共11辆,以及慈禧的役使宫女使用的青车30辆,修理旧车90余辆,耗银78900余两,以上共计耗银183000余两。
四、慈禧举办六十寿诞前夕,令人提前把紫禁城内外装饰一新,张灯结彩,架设彩殿、彩棚,增设陈设铺垫等等,耗银866***两,仅颐和园一项就耗银460878两,共计耗银1327488两。
五、养心殿、太极殿、体和殿、东西六宫以及颐和园等处的修缮,耗银约414000余两,仅慈宁宫一处工程就耗银350000余两,共计耗银约764000余两。
六、慈禧在庆寿当日,还要上皇太后徽号,光由江苏织造府绣刻的玉宝、玉册,就耗银1923两。工部打造盛装印玺的金箱1个、金印池1个、金钱1个,耗金243两,加上打造的各类首饰、器皿等物品,共计耗金、银386000两。
七、慈禧庆寿活动,最隆重的莫过于朝贺、筵宴及演戏等场面,开支相当惊人,共计耗银62973余两。
八、慈禧生平最大的爱好就是看戏,不论是宫中还是京郊颐和园,慈禧都设有多处戏台,并置办各类台衣、道具等物品,又高价聘请有名的戏师来给自己唱戏,以上共计耗银520000两。
九、慈禧极好虚荣,爱讲排场,她在庆寿期间到处拈香拜佛,举行各类宴赏活动,加上上千的仪仗队,耗银28390余两;还有仪驾、骑驾等项耗银4580余两,坛庙大祀时官员穿戴的专制朝服用银11800余两,总计慈禧仪仗队等项耗银150000余两,黄金364两。
十、慈禧庆寿期间,还对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等人加以赏赐,共赏赐如意100柄,瓷瓶500件,朝珠840挂,铜手炉1000个,各类蟒锻、丝绸5600余正等,共计耗银2897000余两。
综上可知,慈禧置办六十寿诞,总共挥霍掉的白银、黄金不下于一千万两。这么多钱,大小官员上下其手,不知贪污了多少,尤以主办的内务府为甚。
十两银子就可以买一个黄花闺女呦。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样看起来,内务府对吴大佛还不错,没有一拥而上把他砍成肉泥。
吴大佛想起来,太后要看他的现代新奇玩意,看什么呢?
记得还是二?一六年的时候,巴西里约奥运会,当时也是没钱,所以开幕式主办方一切从简,大量利用灯光演绎。可那是晚上,而且那时的灯光亮度很高,现代可没有这么大功率的灯泡,而且白天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出门,一切都在紫禁城中搞掉,唱戏也好,车驾也罢,只要不出门,就能省下几百万两银子。
白天唱唱戏,众人朝贺,不是
第26章 内务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