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章 陆师战败[1/2页]

我是光绪的替身 佛祖降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到家还没睡下,便被一阵急促的叫门声叫醒,宫里的大内侍卫过来传信,光绪有急事召吴大佛觐见。
      吴大佛赶紧换好衣服,匆匆进宫,灯火通明的勤政殿预示着事情的不寻常。
      一进殿门,光绪便说:“一如你所言,叶志超在平壤临阵脱逃,入朝大军一败涂地。”
      “原来是他。”吴大佛自言自语。
      光绪靠近,闻到了吴大佛身上的酒味:“你喝酒了?”
      “今日我去提亲,岳父拉着我喝了两杯。”
      “如今之计,该如何应对?”
      “李鸿章大人可有对策?”
      李鸿章站起身来拱手道:“吴参谋,老朽惭愧,叶志超率军已退至鸭绿江,我已命他整顿士兵,据江防守。”
      翁同?说:“皇上,叶志超一败于成欢,谎报军情,说是大胜,二败于平壤,不通消息,擅自撤退。朝廷直至他渡过鸭绿江才知道战败,此人不可再留用,必须严惩。正如皇上之前所下圣旨,‘临阵脱逃者,军官夺爵严惩,必须对他严惩,否则若鸭绿江一战再有将领退缩,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个“圣旨”是吴大佛下的,也是因为他知道会有人临阵脱逃,所以特意注明。然并卵,该逃的还是会逃。
      张之洞说:“吴参谋,叶志超也是小兵出身,在战场上一路冲杀提拔起来的,能任总兵可不算是李大人偏袒,确实有赫赫战功。连这样的人都会脱逃,将来朝廷用人,该用何人?”
      吴大佛站起来向着光绪拱拱手,光绪点点头,吴大佛这才说:“后世有句话说得很准,很多将军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以前的将领都是打没有组织的老百姓,只要自己强一点,便可一路碾压过去。现在打的是外国人,训练方式,作战技法,精神状态,武器装备与老百姓完全不同,能来与我军作战的都是精锐,可不能与之前的对手相比。更何况,以前打仗都是大刀长矛弓箭,现在都是快枪和大炮,武器不同,战法完全不同。打这种仗,越是老将,越容易被以前的经验束缚手脚,越是打不赢。”
      光绪说:“你的提议呢?”
      吴大佛说:“军中可有去西方留学过的军官?有的话就派他们组成参谋团,然后另派一个主帅,带着参谋团去前线指挥。”
      翁同?说:“想必吴参谋已经有主帅的人选了。”
      “袁世凯。”
      “在后世,袁世凯是个什么样的人?”光绪问。
      “现在还没什么,只不过算是一个看起来不错的人,后来会越来越强。他的评价很多面,是个复杂人物,将来也会是个名臣。有名的名。”
      张之洞说:“他最有名的一件事是什么?”
      吴大佛心中踌躇起来:“若是说他最有名的事,小站练兵、破坏戊戌变法、逼清帝退位、自立称帝,这些可都不能说呀。”
      李鸿章说:“怎么,不能说吗?”
      吴大佛斟酌着用词说:“他的事迹很多,后世的争论也很大,我不能一一道来,我只能说他是个合适的,抵御日军的人。这一点后世倒是没有什么争议。”
      翁同?说:“皇上,陆军换帅之事可从长计议。臣有一言,自开战以来朝野便议论纷纷,北洋水师筹建耗资巨大,如今战事已开,正是众水师将领大展身手之时,为何李鸿章大人仍旧不让水师出动?难道是养兵自重,朝廷调动不得吗?”
      李鸿章说:“如今发生的一切都如吴参谋所言,陆师现屯兵于鸭绿江畔,再往朝鲜运兵已无必要。且日军舰队出航日久,锅炉势必结有水垢,导致航速下降。只待日军舰队师老兵疲,即将回国休整之时寻机出动,以我之快舰攻敌之慢舰。我军现正在就此一战术加紧训练,秣马厉兵,修理战船,增加防火设备,提高船上各火炮的射速与准度,训练各舰之间的配合,以求一击中的,一战定胜负。”
      张之洞说:“海战之事与陆战不同,其中技巧更多,更需职业军官仔细谋划,外行之人不懂情有可原。但翁尚书亦言之有理,战事胶着,陆师溃败,若水师不能及时出战,打一场胜战以振奋民心军心,则鸭绿江畔即使换帅也未必能守住。这方面的问题也希望李大人多加考虑。”
      他们在光绪面前争论了起来,吴大佛说不上话,便找了张椅子坐下,酒精上头,直打哈欠,不一会儿竟睡着了。
      寇连材见状,忙悄悄地把他摇醒:“吴参谋,这里可是统帅部,您怎么能在这里睡觉呢?”
      “恕罪恕罪。我本来就不会喝酒,岳丈灌了几杯便醉了。现在可困得不得了。”
     &

第29章 陆师战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