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0章(大结局) 身前功业浅 文章永…[1/2页]

我是光绪的替身 佛祖降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过了几天,荣禄带着陕西的援军来了,吴大佛让他入内觐见,荣禄进来哭着说:“奴才终于见到皇上了,可怜太后和皇后,奴才没能见到最后一面,奴才万死!”
      吴大佛说:“你起来,近身说话。”
      待荣禄靠近,吴大佛掀开帘子,露出自己的断手,说:“荣大人,认得我吗?”
      荣禄一听,仔细一看,心下转了不知道多少下,说:“吴······天使?”
      吴大佛点点头,说:“你不知道的是,光绪皇帝也死了,我只是个替身而已。”
      荣禄一听,吓得瘫了下去,随即说:“是你杀的?”
      吴大佛点点头,说:“是我杀的。他们杀了我的人,我自然要杀他们。”
      荣禄站起来,刚要喊人,便见佟侍卫、徐侍卫、小德张都在身边,两个侍卫都把手放在刀把上。
      荣禄指着他们说:“你们护驾不力,怎么还有脸站在这里?”
      吴大佛说:“荣大人怕是糊涂了吧。若是皇帝也死在了半路,这大清,该怎么向天下交待呢?”
      荣禄冷静了下来,坐在一旁,说:“这么说,你还是来帮我大清的喽?”
      吴大佛说:“帮不帮的,两说,互相利用而已。”
      荣禄说:“大清需要一个皇帝稳住朝堂,你要什么?”
      吴大佛说:“我要做什么?你研究我这么久,不知道吗?”
      荣禄说:“那你要怎么做?”
      吴大佛说:“我若是发挥我的能耐,这大清,自然还能维持下去,还能多活几年。可是我不想。现在大清的存在,与中华而言,有害无益,所以还是亡了好。但是在亡之前,我可以给大清留下一点最后的名声,不至于数百年之后都被人唾骂。”
      荣禄说:“什么样的名声?”
      吴大佛说:“秦虽亡,有长城。汉亡,但封狼居胥。晋亡,混乱百年。隋开运河,唐遗盛世,宋有风貌,元扩边疆。明亡了,还留下个君王死社稷的名头。大清呢,最后这几十年,丧权辱国,割地赔款,若是因此而亡,那就一点名声都没有了。”
      荣禄说:“一朝之功绩,可是你一人可定?”
      吴大佛说:“我一个人虽然定不了大清的功绩,但我能定光绪皇帝的功绩。光绪皇帝对我也算不太坏,他人也是个可怜人,无论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都是个郁郁不得志的天子,虽然他是个皇帝,但他是个失败者。”
      他感叹着站起来,说:“我曾经看过一本讲明朝的书,作者根据史书,将明朝上下两百六十年的数百名历史人物一一写就,最后,他写了徐宏祖,就是徐霞客。作者在想,这么多王侯将相,他都写了,这书最后怎么结尾呢?他写了一个平民,一个爱好旅游,走遍了神州大江南北,见过无数大好河山的人。从你们,或者主流来看,一个男人,不事生产,不考科举,不当兵打仗,就是四处闲逛,怎能青史留名?但是他就这么留名了,而且比一般的那些王侯将相更令人尊敬。所谓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以及一切的一切,只是粪土。先变成粪,再变成土。王侯将相也好,平头百姓也罢,都不过是一辈子而已,没有重来,也不能后悔。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了自己的人生。”
      吴大佛环顾了现场诸人,回到书桌前,对荣禄说:“我只想借他之口,说一些后世希望他说的话,让他在史书上,不被认为是一个碌碌无能之辈。仅此而已。”
      荣禄说:“你想留些什么话?”
      吴大佛说:“我还没写好,这个有点难写,你要理解。不过我不会总在这里,我是替身,即是影子,正主不再,影子何存?待我写好之后,我会宣布一份诏书,选定一个人当继位之君,然后你们就对外说光绪皇帝驾崩了,留有遗诏。至于后面怎么接手这个烂摊子,那就是你荣大人要操心的事了。”
      荣禄说:“那你去哪?你可不像是那种会自杀的人。”
      吴大佛笑着说:“我可是天使,上天派我过来的,比你们的天子还正宗,什么叫君权神授?我当皇帝,这才是君权神授!可惜啊,我志不在此。当今世界局势错综复杂,欲使中国统一、独立于世,必先打散其形,各方势力互相组合,最后形成两大集团,一个集团代表保守及帝国主义,一个集团代表进步及民众主义,此二者不能并存。为了战胜对方,双方必须竭尽全力发展自己,壮大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后发动数亿百姓、数百万军队进行战略总决战。更先进的更优秀的更适合于中国国情的集团将获得胜利,这个集团在长期的攸关生死的战斗中形成的一整套先进做法,形成了先进的制度,这些制度将带领中国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我,就会去制定和落实这些制度。到时候,希望有机会与荣大人斗斗法。”
      荣禄冷笑着说:“你的建始民府已经毁了,你还想重新再来?”
      吴大佛说:“只要还有中国人在,只要还存在剥削和压迫,响应我的人就不会绝。你现在或许不明白,希望你身体健康,有机会看到那一天。”
      荣禄说:“那你叫我来,就是跟我说这些?”
      “当然不止如此。你是军机大臣,我走了之后,朝廷还得由你指挥,新君也要由你扶着上位。置于眼下嘛,得守好娘子关这些地方,防止八国联军进入山西。我呢,就尽量为你争取一个好一点的开局吧。”
      荣禄走后,佟侍卫说:“你就这么暴露了身份,我们怎么办?”
      吴大佛说:“首先你们要知道,你们没保护好太后、皇帝和皇后,这本身就是过错。当然,他们自个儿的过错更大。然后嘛,正史上会写,光绪皇帝是在太原病逝的,天下人也会这么认为,所以这跟你们有什么关系呢?最后,这天下的百姓有什么错?为什么要受这么多苦。时局艰难,你们又算积了什么德,一点苦都不能吃吗?把自己也当做个中国人,脑子要想想事,站高一点,看远一点,不要这么鼠目寸光。”
      将他们打发了之后,吴大佛便继续写自己准备留给光绪的名声。
      现在的局势,已到了万分紧急之地步,朕思虑多日已下决心,以为遗诏。
      自道光十九年以来,西人以鸦片走私毒害神州,林则徐虎门销烟张国之义,却被西人以坚船利炮轰开国门,此后西人步步紧逼,欲壑难填,屡次犯我神州,以通商为名,图掠夺之利,行殖民之实,神州百姓,其苦何如。苦痛之下,神州百姓皆求抗争,奈何阻力浩大,未能改观。甲午战败后,列强借日本胜利之机,对我大清压迫更甚,官民受迫,不堪其苦。民情汹涌之下,我大清对列强宣战,非我神州百姓好战乐战,实受压迫过甚,自卫反击也。
      然大清虽大,但工业、农业、制度、文化皆不如人,虽有官兵血勇,却难抗外敌之武备,目睹官兵百姓死伤之剧,朕实心如刀绞。
      然朕身为天子,肩扛社稷,背负苍生,实应一心为公,不徇私情,为此,朕特为此战定下如下铁律,朕及后人若有违反,不论身居何位,有何功劳,均当以叛国论处。
      一、我神州之领土,应以道光二十年之版图为准,囊括大、小、外兴安岭,黑吉察辽诸省全域,内、外蒙古全域,新疆、西藏全域,京津直隶山东等十八省全域,香港,澳门,台湾及海南岛及其附属岛屿,西沙、南沙、东沙、中沙诸岛礁在内。自道光二十年之后所签之任何土地割让条约,不论何人所签,均应予以废止。
      二、自道光二十年之后历次战争中被外敌所掠之财富珍宝,其人均有归还之责,我神州后裔,不论贫富贵贱,均不得承认其为他人所有之权。
      三、应废止以《南京条约》、《北京条约》为首的与外国所签订之不平等条约,洋人在神州行走通商传教均需遵守神州律法,不得有超国民之特权。
      朕深知,洋人异常强大而神州积弊深重,双方力量悬殊,以弱抗强观之似螳臂挡车,弱者之怒吼无异于亡者之哀嚎。但朕更深知,我神州拥有洋人所不具备的三不败三可胜之莫大力量力,足以实现上述目的。
      三不败之一,神州历史之悠久世界之最。我神州百姓居于此地数千年矣,我等先祖生于斯长于斯,其血脉以姓氏之型传承至今。数千年之风雨跌宕,均未令神州沦丧,今日岂会因一时之败而亡国灭种乎?
      三不败之二,神州地域之广大世所罕见。地

第110章(大结局) 身前功业浅 文章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