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9章 雁门关外[1/2页]

山河锦绣人如龙 何愁不破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三日后,雁门关外。
      自拔古氐余率二十万匈奴大军南下与大秦十万静塞军对峙,至今已有近一个月。
      这一个月来,匈奴人与秦军骑兵在雁门关外,小规模交火不下三十次,差不多是每日一次。
      安国大将军薛穆青三次欲出关与匈奴人进行大军决战,但可惜拔古氐余始终没有应战。
      每当静塞军列阵出击,匈奴人就立马退兵。静塞军进十里,匈奴人就退二十里,静塞军退回关内,匈奴人就继续大军抵近。
      如此反复三次,每次拔古氐余都是大军避战游走,只派小股骑兵部队对静塞军进行骚扰。
      若是静塞军派轻骑出击,匈奴人则是同样分兵截击,始终保证大军畅行无阻。
      因此,三次出击,在拔古氐余的主动退让之下,纵使薛穆青一代名将,领军出关也是无计可施,只能望尘兴叹。
      面对拔古氐余的袭扰战术,薛穆青情知决战无望,最终还是选择了关内待机,与拔古氐余进行长期对峙。
      于是,在后面的对峙期间,静塞军与匈奴人的交战,都仅仅局限于双方侦察骑兵。
      这才造就了近月以来,双方交战三十余次,平均每日一战的局面。
      但这种状态也有例外,那就是前段时间,大约就是西线耶律平兵进宁远之时,匈奴人的动作陡然变得频繁起来。
      三日之内,居然与静塞军侦骑交战十余次,双方折损近千人。这令薛穆青大感讶异,以为匈奴人要有什么大动作了。
      直到薛穆青后面接到宁远捷报军情方才明白,匈奴人的异常反应只是在迷惑他,目的不过是策应耶律平的背袭。
      果然,之后匈奴人又恢复了正常,正好从侧面印证了宁远捷报的准确性。
      这令薛穆青感到庆幸不已,若不是宁远守军出人意料,当夜大破耶律平五万大军,则雁门关静塞军必然危矣。
      所以在确定宁远捷报的第二天,薛穆青还特地遣使回洛阳,专门为宁远守军请功。
      而到今天,已经是宁远之战后第八天了。但匈奴人并没有因为耶律平的失败而退兵,而是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仍然在与静塞军紧张对峙。
      此时,雁门关外,晴空万里无云。而在拔古氐余部匈奴军大营,单于金帐之中,却是阴云密布。
      拔古氐余已经收到了连夜奔逃过来的青方城败兵的报告,而这个报告却令他们个个震惊万分。
      青方城被秦军攻破了!
      听到这个消息,拔古氐余的确被惊到了。作为他二十万大军的大后方,承担部分粮草物资转运工作的青方城,居然被秦军攻破了。
      拔古氐余下意识觉得这不可能。
      秦军怎么可能深入草原找到了青方城呢?
      秦军又哪来的兵马能够深入草原攻破青方城呢?
      这两个问题让他完全无法理解。
      甚至他还怀疑眼前的这个所谓青方城败兵,会不会是秦军的细作假扮的。
      带着这个怀疑,在询问完所有问题后,拔古氐余便毫不犹豫,直接以假传军情,扰乱军心,疑是秦军细作为由,把这个千辛万苦,逃离虎口,赶来报信的青方城败兵给拖出去斩了。
      在他被拖出金帐的路上,还不断大声高喊着“冤枉”之类的遗言,口音地道,情真意切,实在难以令人怀疑他会是秦人。
      片刻后,金帐之中,已经听不见外面的呼喊了,但是帐内的一干匈奴文武重臣,却没有一个真的平静如常。
    

第49章 雁门关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