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禄阁。
启炎正在书案前,亲笔书写一份诏令,而冯南则在另一边处理文字公务。
良久,启炎停下笔,看了看诏令,开口道:“冯侍郎。”
“微臣在。”冯南放下手中的笔,起身行礼。
“此次,派你前去汲郡,除了嘉奖王宏外,还得担任一项重要任务。”
说着,启炎便将亲笔诏令,递了过去。
冯南接过诏令,一看,只见上面“采访使”三个大字,以下是具体细则。
“圣上,这采访使的任务,是不是要全面了解汲郡的基本情况,而后回京详实呈报。”
“正是,但此次除了体察民情外,重点就是了解汲郡水利工艺。”启炎满意地看着冯南,他知道自己,此次任命她为采访使的决策,是正确而明智的。
“微臣,定不负圣令。”冯南郑重承诺道。
启炎挥了挥手,“好,退下吧,到南院去报道吧,顺便熟悉下同僚。”
“是,微臣告退。”
冯南退出天禄阁,坐着宫中轿辇,来到了南院。
这里是中书省的办公之处,位于天禄阁附近,距离不太远。
本来,冯南是想走过来的,但是圣上却让人,给她安排了轿辇。
冯南知道,这是圣上有意为之,这排场有时候是不能省的。
几分钟后,冯南的轿辇就到了南院门口,此时,中书令已经派了杨齐,来接应她。
见到冯南,杨齐连忙迎了上去,躬身行礼道:“下官,恭喜冯大人。”
“杨大人,不必多礼,以后我们就是同僚了,还请多多关照啊。”冯南伸手扶他起来。
“不敢,不敢,辅佐大人是下官应该做的。”说完,杨齐将冯南请至院内。
“杨大人,我初次来此,你给我介绍一下吧。”
“好,大人,您随我来就行,我给您介绍下,大人,这里每个人都有实权,而且每个背后都有不少的靠山。”
“哦?”听到杨齐的话,冯南来了兴趣。
“中书省是离圣上最接近的权利机构,在此任职的,非富即贵,大人以后就会了解的。我给你介绍下中书省的职权架构吧。”
“有劳杨大人。”
“大人,不必客气。中书省最高职务,其实是中书监,不过现在空缺,所以,中书令现在为中书省的最高领导,下设左右侍郎,主要负责草拟皇帝诏令、呈奏案章,当然亦有侍从皇帝之责,再下面就是中书舍人了。“
杨齐边领着冯南观看,边向冯南详细介绍中书省的架构。
走至大殿前的台阶,杨齐提醒道:“大人,小心台阶。”
然后继续介绍道:“南府中书舍人有六人,中书侍郎分左右,有两位,加上中书令,南府一共九人。”
“哦,原来如此。”冯南了然。
“大人,你看,这中间的大殿,是中书令裴楷裴大人的办公所在,不过,他现在不在此处。右侧是中书舍人办公之处,大人,您的在对面,是单独的房间。”杨齐指着院内的一座三合宫殿,向冯南介绍道。
听完杨齐介绍,冯南想切入正题,“好,杨大人,要不先去你的办公之处,看看圣上让拟《赐王宏谷传》如何?”
&
第47章 南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