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太子归来,很多事情并没有恢复如常,不只是南国开始与凌国有芥蒂,内部矛盾不断,使者有去无回,甚至太子和亲王也遇刺,都是避之不及。
朝廷进入两极分化状态,凌天辰一党有死灰复燃的迹象,认为此次与南国友好关心产生分歧,甚至要面临战争,皆是因为太子一党,若不是八皇子对公主照顾不周,关心不佳,公主就不会难产而死,从而引发南国的痛惜和恼羞成怒。
显然,这个理由很荒谬,女子难产,是无法预料的,可他们硬是要归咎错的话,凌天傲倒是自愿承担了罪名。
皇帝将他降了封号,减半了俸禄,责令三年内不许再续弦纳妾。
可是大皇子一党附有异议,说是此事与太子也脱不了干系,简而言之,婉转的意思便是太子没有交涉能力,才落得事情如此。
不过皇帝没批奏折,太子是好不容易选出来的储君,不可能因为这样的事就会被罚或是被废,太子是皇上亲自立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皇帝看在眼里,倒是不为流言所迫。
又何况,太子因为此事受的重伤,又失掉了个孩子,已经是不易,若是在罚,恐怕是要失掉人心了。
此刻,太子正在帮皇帝在乾清宫的正殿批阅奏折,大凌国自建国数十年来,储君一直复议朝政,帮皇帝分担政务,同时也为将来的独挡一面做准备。
批到弹劾自己的折子时,凌天胤认真的浏览过后,公正的合上放到一边,让皇帝亲自批阅。
这些日子已经见怪不怪,多半是凌天辰一党死灰复燃,趁着这次的事件性风起浪,屡屡作怪。
有些朝中老臣的意见中些,但只要但凡关于自己的,为了公平起见,他全部交给皇帝批阅。
这本是大凌国的盛世,国泰民安,物产丰饶,各地产物富足,没有天灾人祸,百姓安居乐业,可是偏偏本来友好归顺交往的难过开始烦乱,在南部边境大量招兵买马,这样大的阵势,丝毫不掩饰是要进攻挑衅凌家天下的意思了。
只有这个让凌天胤略微头疼些,皇帝自是不觉得有什么,这天下都是他的,饶是南国招再多的兵,买再多的马,都敌不过皇室一族随便派遣的一方诸侯国的迎战。
他们这般,不过是送死。
若是别国的挑衅,凌天胤不觉有什么,他本就冷漠少情,可是南国是蒙玉的家乡,也是他弟弟凌天傲儿子的外祖父的国家,如此交战,是亲缘之间的交战,是为了为中间的联系者报仇的交战,可是血浓于水。
本是外戚,何苦能落得如此。
怕是到时,他也不忍心将其至死。
可若是南国真的起了叛乱,就必须要全部剿灭,这是治理天下的法。
如是想着,凌天胤只觉心中憋闷,似要透不过气来,箭伤虽然已经痊愈,可是往往是人事让人忧烦。
这会儿还是三更,他打开门,打瞌睡的王西提着灯笼倒过来,倒在门槛上,睁开朦胧的睡眼对上凌天胤,打了个激灵,赶芒湖楼湖楼起身来,'殿下,奴才……'
'随我去外头转转。'凌天胤将王西的话打断,随后长腿拨动,快速的往前走去。
出了正殿,看见漆黑一片的偏殿
第三百六十章 刺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