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2章 三、建南-12[1/2页]

约利亚王子 佛祖降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哈迪眼睛睁得老大,过了半晌才想清楚,说:“他通过这种形式了解民情民意吗?”
      民政部长喝了口茶,说:“主持这个网站的要点在两个,第一,所有发新闻的记者和线人注册都必须是实名注册,这样就可以迅速追查,不怕他们发谣言;第二,网站可以控制一些新闻的曝光量,只要把不重要的信息提高推送和曝光量,自然能把同一时期的其他新闻,比如我们不想让大家看到的新闻,给淹没掉,即使他们通过其他手段,比如社交媒体之类的,也不如我们这个的权威啊,因为我们是认证过的。”
      哈迪明白了,说:“既能表现出新闻自由的样子,让大家畅所欲言,发泄不满,让上层了解社情民意,又能控制舆论,防止别人发谣言,追查异议人士。真是一举两得。”
      民政部长笑着说:“好处很多,不能一一列出来。但工作量也很大,监管的人员也要很多,所以要招聘很多人。听说您在约中市的一个记者朋友也加入了约利亚之口。”
      哈迪震惊于他消息的灵通和对这种细枝末节的了解,但是为了确认,他还是问了句:“你一个部长,连招人的问题都要关注吗?”
      部长嘿嘿笑道:“哈迪王子在约中市的大手笔,虽然还没开始,但已经传遍了安达了。我作为媒体方面的主管,对于这种事情,自然要多多关注的。伊莉莎女士作为《约中日报》上唯一报道这件事的记者,跳槽到了《约利亚之口》,这么件大事,下面肯定要汇报啊。”
      哈迪问:“那《约中日报》不准伊莉莎继续报道项目的情况,也是你授意的喽?”
      部长摆手道:“那王子可就错怪我了。我可没这个必要干预这种事,恐怕另有其人吧。不过王子可以放心,《约利亚之口》的级别很高,也很开放,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摆布的。”
      哈迪说:“但愿如此。”
      离开民政部后,哈迪对恩速尔亲王不禁有了全新的认识。控制舆论容易,放开来可就难得多了。目前中东各国,特别是王权国家,都在拼命压制百姓接收外界舆论影响的能力,除了沙特那样的美国核心盟友之外,约旦、科威特、阿曼等国可是没少花功夫。约利亚只是美国的外围盟友,与西欧诸国的关系也一般,不好不坏,向来秉承的是中立平衡的策略,游走于各大强国之间,求得小国的生存。这样的好处是树敌不多,国家自主性较强,但盟友也少,在没有强大外援的情况下,若被“自由世界”进行大投入的舆论攻击,势必会导致社会混乱。值此多事之秋,恩速尔,不,应该是撒库国王却敢放开明面上的新闻管制,用技术手段控制社会舆论,无疑是个大手笔,是一步险棋。
      用得好了,对西方那些“人权卫士”好交代,对国内也好交代。若稍有差池,被各种敌对势力,如is、穆斯林联谊会等危险组织,伊朗的什叶派势力,叙利亚、伊拉克的世俗化势力,沙特的宗教渗透势力,或者看约利亚不顺眼的某些发达国家所利用,塞钱狂刷新闻,街头革命就是分分钟的事。
      但思量下来,这也是无奈之举。不放开的话,就给其他国家口实,用以攻击约利亚,我们可没有美国那样的大靠山,也没有其他王权国家那样充沛的资金。约利亚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算是沙特、阿曼之后的中东第三大王权国家,比约利亚小的国家好管,比约利亚大的国家钱多,高不成低不就,就只有采取这种方式了,也算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哈迪随后又在安达呆了几天,去各个部门打了个招呼。进宫向国王问安,汇报了一下准备情况。国王没说什么,就是关照哈迪要万万注意个人安全,拆迁向来是矛盾集中的事情,不要以身涉险,一定要考虑周全。
      果不其然,哈迪回到石油镇堡垒的当天,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石油镇的开发虽然还没开始,但风声早已在外,且不说媒体每天宣传,传单每天飞舞,就是口耳相传,也够居民们对开发事项知道得一清二楚了,在这里,一些人就动起了歪脑筋。
      这天,开发公司从欧洲请来的几名城市规划专家和约利亚国内的专家一起在天上看过棚

第42章 三、建南-1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