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1章 四、西乱-5[1/2页]

约利亚王子 佛祖降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利比亚原是意大利的殖民地,境内有好多意大利人,哈里班父亲就是意大利人,他娶了班齐亚部落酋长之女为妻。在哈里班出生前,利比亚发生了卡扎菲发动的“九月革命”。他们推翻伊德里斯王朝,成立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之后,哈里班的父亲因为支持原国王,于是受到排挤,被驱逐出境。
      后来哈里班的父亲又因各种原因,去到了香港生活。哈里班于是作为他父亲的第四个孩子也出生在了香港,成为了香港居民。那时中国大陆正好在搞改革开放,哈里班的父亲作为外商进入了中国市场,进行投资贸易,与中国官方形成了比较好的关系。
      哈里班长大之后,由于他自己对军事方面的兴趣以及他父亲与官方良好的关系,他进入了中国的陆军军事学院学习了一年。虽然不是正式学员,但跟正式学员一样接受基础的军事理论学习和军事训练。
      在成长过程中,哈里班一直有一个困扰,就是:“自己是什么人?”是意大利人?他从未去过意大利,他父亲也有四十年未回意大利了。是利比亚人?他母亲自从离开利比亚之后,虽然与家中有通信,但由于卡扎菲的独裁统治,并没有回去过。当然更不可能是香港人或者中国人了。在他困扰的时候,通过与军事学院的院长的一番对话,哈里班发现了自己身上的一个特点。
      即不是意大利人那样的散漫与优雅,也不是阿拉伯人那样的固执与硬气,而是一种军人身上的,不分国界不分民族不分种族的特点,一种崇尚自由与为达目的坚强忍耐的混合体,用军事学院院长的话说,是“一个天生的革命战士”。
      一言惊醒梦中人,哈里班开始渐渐明白了自己的归宿。也正是如此,哈里班并没有去接父亲的班做生意,也没有结婚生子,甚至几次恋情也是无疾而终,他的大部分心思,都在牵挂着远方的利比亚,那是一个独裁国家,一个不自由的国家,一个需要强有力的革命者的国家。
      因此,当“阿拉伯之春”席卷中东的时候,哈里班毅然决然地离开香港,从埃及偷渡入境,找到自己的舅舅,开始从事起阿拉伯革命活动。
      加里亚说:“那你是希望跟中国一样搞个共产党执政了?”
      哈里班说:“想当然是这么想的,但是搞起来就没这么容易。我也理解卡西姆的为难,哈齐兹耶舅舅也跟我说了他的难处。但是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啊,你以为法国人会那么好心出钱出枪来支持我们吗?几年前卡扎菲访问法国的时候,他们还说卡扎菲是亲密的朋友呢。他们图什么?不就是图我们脚下这片土地里的石油啊。如果现在拿了他们的钱,那将来他们就会以此为威胁,要我们把我们的石油用很便宜的价格卖给他们,或者就让他们的人来开采。这叫什么?这叫新殖民主义。我们好不容易从意大利人的殖民下独立出来,难道过了这么几十年了,又回到那时候去吗?”
      哈里班苦口婆心地跟加里亚他们说,劝他们跟自己一起坚定独立自主的思想,不要接受外方的援助。
      但在卡西姆那里,他召集了更多的队长,用外方的资金和武器劝说他们与外方合作。双方僵持了半天,眼看人民军内部就要产生分裂了。最后,哈里班想了个折中的方法,借款。
      人民党以自己控制区域的资源为抵押,向外方借款,购买武器弹药,待将来建国之后,再分期偿还。哈里班说,这是他的底线了。
      法国代表“商人”让·狄拉斯先生与国内通话后,接受了这个条件,并加入了另一个条款:人民党必须接受全国过渡委员会的领导。
      哈里班觉得这不是个什么事,于是便答应了。
      借款协议签订之后不久,几架直升机便带来了法方的援助:几箱枪支、子弹、无后坐力炮、反坦克导弹、便携式防空导弹、高射机枪,还有一箱美金。
      卡西姆和哈里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说服大家不要分掉美金,而是购买了几十辆皮卡,将所有的人员装备都安置在皮卡上,略经修整,战力大增的人民军接到了全国过渡委员会的命令,开始向班加西进军。
      不过这次进军,哈里班却没有跟随,这是卡西姆的安排,哈里班也觉得有必要在后方。因为虽然人民军打下了一批地盘,但只驱逐了亲卡扎菲势力而已,当地还存在大量的土匪和其他民兵组织,哈里班留下,就是为了恢复当地的秩序,免得大

第51章 四、西乱-5[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