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章 嗯,这一次我安心了[1/2页]

我在荒岛养猴子 同桌是冰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要是他有钱了,他一定要让老板也受受这鸟气。
      想着想着,不凡的嘴角就偷偷的笑弯了。
      以前公司缺钱的时候,老板会去问银行借钱,银行的利息非常高,老板每次去的时候对银行行长态度非常好,银行行长对老板呼来喝去,老板也甘之如饴。
      他想着要是有一天他有钱了,他一定要开一家银行,然后等老板来借钱的时候,他就坐在沙发上抽着雪茄,把自己的皮鞋伸出来,对老板说:“老板,过来,把皮鞋给老子擦干净。”
      “哈哈……”一想到那样的情形,李不凡就r不住了笑出猪叫声。
      今天的天气还不错,李不凡把捏好的泥胚放在桐树叶子上,摆在太阳底下晒着。
      尽管,他自己没有烧陶,但他看别人烧过。
      以前他们村里有一个土窑,早些年各家各户用的泡菜缸子、米缸、坛坛罐罐,到后来大家修砖房的时候,用的红砖瓦片什么的,都是村里的老土窑出品。
      村里的老土窑非常大,光是那个灶膛,就可以一次烧制上万匹砖。
      那个老土窑烧制的坛子非常地好,村子里的人都有做咸菜和泡菜的习惯,泡菜坛子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点,坛子的好坏直接影响泡菜质量。
      烧制出来的坛子不变色,耐酸碱,就是最佳的泡菜坛子。
      村子里面的人,把这种好坛子叫做老火坛。
      但是老火坛,却不是那么容易能烧制出来的。
      当然,他也就是烧这几个罐子,也用不着把它做成老火坛,再说了,他就是想做,也没有那个能耐呀!
      但是以前村子里面烧土窑的时候,他看见过。
      他见村子里面的人,把土巴捏成泥坯,晒干过后,再放到土窑里面去,烧一天一夜,然后,再把里面烧好的罐子啊什么的拿出来,然后泥胚就会变成陶了。
      陶器本身就是泥巴和火的结晶,他现在有泥,还有火,就算不能烧出来特别好的陶器,烧几个能用的,应该不在话下。
      这一点,他还是有信心的。
      他看以前村里面的人,做泥坯,是把泥搓成泥条,然后把泥条一条一条的盘起来。
      由底部螺旋向上盘绕,然后用手和工具把里外抹平,甚至还有的,是把泥放在一个快速转动的圆盘上,随着轮盘的转动,很快就拉出了陶罐的形状,再打磨修饰一下,把它制成土坯,等晾干后再烧。
      因为它是用桐叶垫在地上,不是很方便搓泥条,就直接拿手捏了,虽然不是很匀称,好在里里外外抹的还算均匀。
      他没有工具,做成这样已经很了不得了。
      李不凡在心里,已经把自己夸了800遍,只等着把陶罐烧出来,然后做一顿大餐,慰劳慰劳自己。
      他做了一个鼎罐,两个陶罐,三个碗。
      做好这些之后,他又从旁边的棕树上,折下了许多扇形的棕榈树叶。
      因为今天早上他的慈悲心泛滥,让猴子住进了他的坑洞里,这些坛坛罐罐,原本可以放在他的坑洞里,等他们慢慢晾干,但是现在不行了。
      有那群好事的猴子在,他可不敢把自己的心血放到坑洞里。
      要是不小心被猴子踩坏了,那他的心只怕是要滴血。
      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把这些坛坛罐罐放在这里,最为妥当。
      昨天晚上的一场大雨,同样让他心碎。
      所以他必须在这里盖一个棚子,用来给这些坛坛罐罐遮风挡雨,以保证他们在晾干之前,保持形体完整。
      李不凡从旁边的丛林里,砍了几根两米来高的小木棍。
      他把小木棍的一头交叉着绑在一起,然后,把小木棍cj泥土里,两边各插上两根,再在上面放一根横杆。
      就像搭帐篷一样,他把棕树叶穿在木棒上,一层垒着,一层一层叠着一层,依次从上面放下去,形成一面棕叶顶,遮在那些坛坛罐罐头顶。
      这样一来就算下雨,也淋不到她的坛坛罐罐了。
      他就可以安心等它们晾干。
      忽然,李不凡又想到先前每次做东西,都不一定一次成功。
      他觉得这些,可能根本就不够。
      如此想着,他又从水坑壁上挖了几坨泥巴,把泥巴里的杂质清理出来,只留下细致的粘土,拍打之后,把他们快速地捏成形状,又做了几个罐子。
      “嗯,这一次我安心了!”李不凡轻叹一声。
      “根据我在荒岛生活了将近一个月的心得,如果我抱太大的希望,现实一定会,无情的抽打我帅得tn人怨的脸庞。”
      “所以,这一次我先多做几个,有备无患。”
      经过几次,被现实无情地按在地上摩擦之后,李不凡俨然已经学会了谨慎。
      他拖动着泥皮底下的铜树叶,把泥坯往棚子下面放了放,抬头望了望头顶的太阳婆婆,在确定,即便是下雨也不会淋到泥坯之后,他才放心了些。
      水坑里的泥巴,被李不凡挖出来一些之后,水坑显得更大了一些。
      他趴在水坑边上洗了洗,沾满泥巴的双手,一抬头便看到了它放在棚子旁边的背篓。
      先前做好背篓的时候,他还感觉这个背篓,还比较看得过眼。
      他的背篓是用棕树叶编织而成的,经过这些天之后,原本鲜活的棕树叶,已经卷在了一起。
      原本编得饱满亮丽的背篓,现在看上萎缩了许多。
      那种感觉,就好像一个18岁的少女,饱满漂亮的脸蛋,在短短三周之内,迅速老去布满皱纹,失去了生命力一般。
      哎,将就着用吧,虽然难看了点儿,好歹也是他辛辛苦苦做的不是?
      等他找到了合适的材料,到时候再编制一个新的来替代它,它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洗好了手,李不凡背着背蒌又去了森林。
      泥胚完全晾干还需要几天,在这几天之内他必须要先做好窑,弄好柴火,等泥坯完全干了之后,才好入窑烧制。
   

第44章 嗯,这一次我安心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