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农具,教人耕作,并亲尝百草,为人治病,有《神农本草经》传世,开中草药治病之源流。\n 也因此,神农被后人尊称为“地皇”。\n 后来部落联盟首领之位传到轩辕。\n 后来轩辕打败炎帝和蚩尤,与炎帝部落融合为一,形成了新的民族,那就是华夏民族,封禅于中央泰山,中央属土,土为黄色,故称黄帝。\n 黄帝惜物爱民,治世有方,统一天下,奠定中华,娶西陵公主为妻,教人制衣冠,造舟车,创音律,相传黄帝曾问道于广成子,后乘龙登仙。\n 也因此,轩辕被人尊称为“人皇”。\n 后来三皇时期过去,进入了五帝时期。\n 黄帝之孙,颛顼与炎帝后裔共工争夺帝位,打败共工,继承帝位,号“高阳氏”。颛顼即位后,延续黄帝治世方略,社会安定太平,首次划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n 在位其间更是命重、黎绝地天通,彻底切断六界来往的通道,稳固自己人间的统治地位。\n 也因此,颛顼被后人尊称为“玄帝”。\n 黄帝的曾孙,叔父帝颛顼去后,继承帝位,号“高辛氏”,帝喾聪明好学,德行高尚,明察秋毫,知人善任,顺从民意,深得民心,开创了上古时期的太平盛世,帝喾在位七十年,享年一百零五岁。\n 帝喾善于探索天象及物候变化规律,划分了四时节令,指导人们从事农畜活动,促使华夏农耕文明走进一个崭新的时代,帝喾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n 也因此,帝喾被尊称为“青帝”。\n 尧号放勋,帝喾之子,继位于兄长帝挚。最为后人称道的是尧在位七十年,不传子而传贤,禅让于舜,尧设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其错。\n 尧命令羲氏、和氏观测日月星辰,确定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同时确定一年为三百六十五天,并用闰月来调整四季的偏差,从而进入华夏农耕文明飞跃进步时代。\n 也因此,尧被人尊称为“赤帝”。\n 虞舜是颛顼的六世孙,到舜的时候早已经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舜一家人都想害死他,但他每次都逃脱了,同时做到和善相对,孝敬父母,舜因为品德高尚,在民间威望极大,深得百姓赞誉,舜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奠基人。\n 舜因为孝被举荐给了尧,尧把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观察他的德行,舜最后顺利通过并继承了尧的帝位,舜将天下划分为十二个州,选贤任能,让十二个州长治理,传说舜巡狩四方,整顿礼制,减轻刑罚,在其治下,隐恶扬善,邻里和睦,八方宾服,四海颂功。\n 也因此,舜被后人尊称为“黄帝。”\n 夏禹是颛顼之孙,因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建立夏朝,开创华夏文明,禹改定历日为夏历,制九鼎,代表九州,禹为九州之主,禹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曾打败淮水大妖无支祁。\n 禹结束了上古时期的部落联盟,建立了夏王朝,彻底结束了三皇五帝时期,从此以后进入了王朝时期。\n 也因此,禹被后人尊称为“白帝”。\n 这便是三皇五帝时期,至于上古时期的人称先贤都去了火云洞。
第149章三皇五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