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0章 前任的态度[1/2页]

清溪寨的笑声 葛白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青山是乡政府下设的农村农业办公室的主任,这个职位他已经干了六年了,负责全乡农村农业方面的所有工作。这个职位,没官没品的,就是个一般的公务员,负责一块工作而已。但这个位置却是炙手可热的位置,做为一个山区农业为支撑的地方来说,分管农村农业这块工作后的成长就不言而喻了,可以肯定的说,是为升迁副科打基础的,是提拔对象。不然这么重要的岗位岂能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干的?李青山当时也就三十岁,是个年青有为的科员干部。能当上乡里农村农业办公室主任,说明领导是相当看好看重他的。
      清溪寨一直是全县最落后的村,乡里也是多年下了大决心而未能改变,因此在2016年他被派到清溪寨当包村干部。
      这一年,党的精准扶贫工作刚刚开始,已经有六年基层工作经验,既然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而他也是年青有为,当初去清溪寨时也是信心满满。
      李青山去了清溪寨的遭遇几乎与许莉丽当时进村是一样的“待遇”。一些清溪寨的消息灵通人士,不知怎么就知道了上级今年又派来了一位干部来包村了,新来的。于是,李青山刚落座,就有张来财等围了上来,要政策,要补助,要低保,要救济,其“剧本”跟许莉丽来清溪寨如同一撤。虽然他有农村工作经验,但面对村民的“围攻”,还是显得无能为力,应接不暇,或无言以对。幸好,有村书记李富贵的解围,李青山才得以突出“重围”。
      那个时候,驻村还只是形式上的,没有真正的驻村,从政府到村里工作,都是早出晚归,搞“跑读”。每天从乡里出发,十点多钟到了村里,再与村干部一起研究一些村里的事务,到村委会周边转转,中午两三点钟的时候由村里安排,吃了中午饭后,就到了四点左右,离乡里的家还有四十二里,因此就又到了返回的时间。
      包村,当然还有本职工作要做,到村工作就与“兼职”一样。每周除了本职工作做了以外,也就去个一天、两天。如此一来,政府每月的例会,各个包村干部都需要汇报各村情况的,你说一个包村干部一周去个一天两天的,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兴许一天都没有去过的,在汇报情况时,除了汇报村里的基本情况是从村干部口中知晓的,和一些道听途说的事情外,几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当然,李青山既然是乡里农村农业办公室的负责人,有一些项目和指标会经过他的手。他也曾对他包村的清溪寨有过“倾斜”,可杯水车薪的就像大海里滴了几滴水一样,泡都没鼓一个。这是个无底洞,主要是清溪寨太穷,李青山是无力回天。
      就这样,一年下来,清溪寨有变化才怪。
      王银和也是乡里的行政干部,干了二十多年,职务还是个一般干部的科员,近几年国家政策好,实行职级改革,做着一般干部的事,享受着副科的待遇。按说干了二十多年,应该有所升迁的,可王银和是个上不得罪领导,下不管事的“好好先生”,人们背地里说他是“滑头”。意思是找他办个事

第110章 前任的态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