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章 山村里的诡异事件[1/2页]

西路传说 泉南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生活似乎永远都在有意无意的和我们开着玩笑。\n  在高中,西路算不上是学校里最帅气的男孩儿,但是他的相貌还是吸引了不少女生的目光。175的身高,和身高相比,体重稍稍瘦了点儿;秀气白净的脸颊,高鼻梁,浓眉大眼,眼神像水一样的清澈,说话也很柔和。西路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为人十分大方,所以他跟同学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就连班上性格十分古怪的学生都愿意和西路交朋友。不过西路可不是随便的男孩儿,面对着一些女生的追求,他都婉言拒绝了。遗憾的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西路的高考成绩十分不理想,也许这真是上天刻意的安排吧!\n  父母和很多同学都劝他再去补习,可是西路一直都在犹豫不决,一想到要被那些“后辈”们称呼自己“高四”生,他心里就觉得特不舒服。\n  从梦中醒来,西路思来想去怎么也无法入睡。\n  由于头天晚上喝了酒的原因,西路觉得有些口渴,他迷迷糊糊的摸着黑去厨房里找水喝。刚好冰箱里还剩下半瓶橙汁,西路一连喝了几大口,凉爽的橙汁让他打起了几分精神。\n  就在西路关上冰箱门的一瞬间,突然发现一个披头散发的身影伫立站在阳台上,一动也不动。“啊!”西路吓了一跳,可是他揉了揉眼睛,借着昏暗的路灯光仔细一看!好像是妈妈。\n  西路轻轻叫了一声:“妈!”妈妈扭回头看了他一眼,只答应了一声:“嗯!”然后又继续凝视着窗外。\n  妈妈的声音很微弱,西路虽然看不清妈妈的脸,但是他仍然感到有些不对劲儿,所以他走到妈妈身边,关切的问:“妈!你怎么了?”\n  过了许久,妈妈才勉强的笑了笑,轻声说:“你爸出去了!”“哦!是去接货了吧?”西路不以为然的问。“嗯!”妈妈点了点头儿,轻轻的叹息了一声。\n  西路的父亲是做茶叶生意的,偶尔也卖一些名贵的中药材,晚上出去接货是常有的事,但是还从没见过母亲如此关切的站在阳台上张望。西路心中纳闷儿!又问:“妈!你和爸吵架了?”\n  妈妈无奈的看了看西路,微笑着说:“傻孩子,你什么时候见过我和你爸吵架?妈没事儿,去睡吧!”\n  西路一想,还真是,从小长这么大,还真没见过爸爸和妈妈吵架。“哦!那我去睡了!”听了妈妈的解释,西路也没有多想,打了个哈欠,回自己的房间去睡了。\n  当他醒来时,天已经大亮了。推开卧室的门,见到妈妈正穿着睡衣坐在客厅里,手里面端着一杯茶,两眼痴痴的看着茶杯里的水,脸色显得十分憔悴。\n  西路心里纳闷儿,一向乐观温柔的母亲,今天怎么突然变得如此惆怅?他坐在妈妈身旁,一脸奇怪的问:“妈!你到底怎么了?”听了西路的话,妈妈放下手中的茶杯,强作笑容,若无其事的说:“没事!昨晚不知道怎么搞的,你爸走了以后,突然就睡不着了!”“妈!你从昨晚到现在一直都没睡?”西路显得更加吃惊了。又一想,不对!往常爸爸接完货很快就回来,可是这次怎么没听到爸爸的鼾声?西路又问:“怎么!爸还没回来吗?”\n  妈妈似乎想要掩饰什么,有些惊慌的说:“哦!你爸他,他来了几个朋友,所以晚回来一会儿!”\n  “又来朋友了?”西路感到十分诧异。最近一段时间,爸爸经营的茶庄里经常来一些古怪的朋友,那些人好像和爸爸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西路却一个都不认识。\n  妈妈没有回答西路的话,想了想说:“儿子!你饿了吧?妈给你做饭去!”说着妈妈便起身去了厨房。\n  吃过饭,妈妈回到房间里睡了。西路坐在客厅里看了几眼书,觉得特无聊。随手把书甩到一边,蜷在沙发上胡思乱想着。他想到了这几天的梦,但是百思不得其解。突然他想到了自己的爷爷和奶奶,对呀!爷爷奶奶可是解梦的行家,而且好久没去看望二位老人了,估计这会儿,爷爷家的杏花也开了吧!一想到爷爷家那满院的杏花,想到自己的梦可能在爷爷那里得到答案,西路恨不得马上就飞到爷爷奶奶家去。可是爷爷奶奶住在偏远的大山里,交通极为不便,所以只能等父亲回来再说了。\n  直到下午,爸爸才回来。爸爸一进门便笑着对西路说:“儿子,昨晚茶庄来了一批新茶,都是上品,你不去尝尝?”\n  西路摇了摇头,想了想说:“不想去!爸,我想去爷爷家。”西路的父亲一听他要去爷爷家,脸色突然沉了下来。西路觉得挺奇怪的,以往听到西路说要去爷爷家时父亲总是爽快的答应,可这次.……西路不解的问:“爸!怎么了?”爸爸沉思了许久才说:“明天吧!明天再说。”看上去父亲好像有什么心事一样,转身进了卧室。\n  不一会儿卧室里传来妈妈的声音,声调很高“这怎么可能呢?”爸爸回答说:“怎么不可能!”妈妈又问:“那怎么办?”不过爸爸妈妈似乎意思到了情绪上的失控,所以又把声音压得很低。\n  “这两口子搞什么名堂呢?”西路摇了摇头,对于父母的反常感到十分费解。\n  西路的爷爷奶奶住在很偏远的山区,山路及其难走。禁不住儿子的一再恳求,一大早西路的父亲就开着车,一路颠簸着,把西路送到了爷爷奶奶家,不过爸爸叮嘱他只能住三天。\n  由于山区里的温差问题,爷爷奶奶家的杏花每年都比城里的杏花晚开半个多月。此时,爷爷奶奶家房前屋后的杏树上,鲜花开满了枝头。西路一边喊爷爷奶奶,一边拿出相机咔!咔!的连拍了好几张。\n  西路的爷爷奶奶见到孙子来了,乐得嘴都合不上了,一直从那三间旧瓦房里接到了大门口儿。\n  两位老人亲切的看着孙子,似乎怎么也看不够一样。爷爷奶奶和西路寒暄了几句之后,又责怪西路的父亲说:“又买这么多吃的,每次你买的东西都好长时间也吃不了,除去送人的,还得扔一些,这多浪费啊!”西路的父亲有些埋怨的说:“你们呀!总是舍不得吃!买来就吃呗!”\n  父亲又陪着两位老人聊了一会儿,连屋儿都没进就匆匆忙忙的走了。这让西路的心里更加疑惑了。\n  爷爷奶奶居住的这座小山村里只有二十几户人家,邻居之间相隔的很远,离得最近的也有几十米。这里大多数人家的房子都盖在了半山腰上,而且都不算大。小山村里留下了很多文革时期的历史见证,“农业学大寨”,“毛主席万岁”这样的标语在很多人家的房山头儿上都依稀可辨。西路的爷爷奶奶家也不例外,只是爷爷家的房子盖得更靠近山顶,所以站在爷爷家的小院子里放眼望去,山连着山,岭连着岭,那满山的苍翠尽收眼底,尤为壮观。\n  西路喜欢来爷爷家,他喜欢这片山林,喜欢听爷爷奶奶讲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喜欢跟爷爷一起去山林里采蘑菇、摘野果儿,去山间的河沟里摸鱼;西路喜欢听树上的小鸟高歌,喜欢林子里那些可爱调皮的小动物。不过西路是不敢一个人远走的,因为大山的深处也经常会有猛兽出没,再加上爷爷奶奶讲的那些有关于这座大山的故事,更给这座山林平添几分神秘的色彩。\n  西路的爷爷奶奶家很简陋,屋子里除了老箱子、老柜子以外,唯一能坐人的地方就是北面的一铺火炕。送走了父亲,祖孙三人就坐在炕上闲谈着。爷爷奶奶一边和西路说话,一边吧嗒着嘴里的烟袋。西路觉得有些奇怪,虽然表面上看,爷爷奶奶和往常一样,笑呵呵的,但是在和西路说话的时候却显得有点心不在焉。\n  没说几句话,爷爷吧嗒了几口烟,然后用大拇指把烟袋锅里的火按灭,又把烟灰在鞋帮儿上磕了嗑,双手扶着膝盖站了起来,对西路说:“西路,你陪奶奶在家呆着,我去邻村给一个人看看病!”西路一听爷爷要去给人看病,顿时来了兴致,央求爷爷说:“爷爷我想跟你去!”爷爷摇摇头说:“不行!路太远,你走不动!”西路还想说话,但是爷爷已经拎起药箱,迈着健步出门了。\n  在西路眼里,爷爷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老人。爷爷会武术,而且精通医道,年轻时曾经大江南北的闯荡过。虽说爷爷今年已经八十多岁的年纪了,但是老头儿耳不聋,眼不花,走起路来健步如飞。\n  爷爷是这一带有名的土医生,大山里的人家少,离城镇又远,也没有个正规的诊所,所以当地的村民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来找西路的爷爷看。西路小的时候,爷爷经常背着他走几十里的山路,去给别人看病。有时候爷俩儿回来的很晚,山林里会冷不丁的传来一些另人恐怖的叫声。在翻越山梁的时候,偶尔还会有一只老狐狸端坐在路边的大石头上,在夜色中它高高的翘起二郎腿,冷眼一瞧,好像一个半人半兽的妖怪。不过西路从来没有被这些东西吓到过。因为爷爷宽阔的后背,对年幼的西路来说,就像是一座坚实的脊梁,是那样的厚重,趴在爷爷的背上感觉是那样的踏实。而且爷爷也常对西路讲“平日不做亏心事,夜半不怕鬼叫门”。西路的胆量也就是从那时候练起来的。\n  爷爷都是用些土方法给人治病,但是每次都能药到病除。更神奇的是,遇到药物解决不了的严重病人,爷爷就会用“祝由”的方法给病人医治,往往是立见神效。也有应付不了的,爷爷就劝他们赶紧去医院。但令西路不解的是,爷爷治不了的病,医院也治不好。爷爷每次“出诊”回来都能带回不少的山货,什么野鸡了、蘑菇了、榛子了……山里人也没有太多的收入,就用一些山货代替出诊费和药费。当然对于这些东西,爷爷并不在乎,有就给点儿,没有也无所谓。\n  西路是家里世代单传的一根独苗儿,所以西路就成了爷爷奶奶眼里的掌上明珠!竟管如此,爷爷的话他是不敢不听的。这到不是因为爷爷多么的严厉,而是因为西路知道,爷爷不让他去,肯定有不让他去的道理,只不过爷爷没有明说,不过西路的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痛快。\n  “西路!你来的还真是时候,你看这满院的杏花多漂亮啊!”奶奶笑呵呵的对西路说。\n  西路望着满院的杏花儿,连连点头,笑着答道:“是呀!真漂亮,奶奶我给您拍几张相片吧!”奶奶叹了叹气说:“哎!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照什么呀!”不过虽然嘴上这么说,奶奶还是放下了手里的烟袋,站起来整理一下衣服,问西路:“这身行吗?”西路笑着点了点头:“行!奶奶穿什么都好看!”\n  “还是我孙子会说话!”奶奶乐呵呵的跟西路来到院子里。坐着的、站着的,一连拍了好几张。西路却觉得似乎少了点什么,他端详了奶奶好半天,然后跑到屋子里,取来了奶奶的大烟袋。\n  西路帮奶奶装了一锅儿烟,点着了递给奶奶。奶奶一边抽着烟,一边按着西路的指导摆着姿势。西路又给奶奶拍了好几张,最满意的是奶奶坐着抽烟的那张。相片里,奶奶端坐在板凳上,右手托着左胳膊,左手里拿着烟袋。奶奶一边吧嗒着烟袋,嘴角上还带着一丝笑容,脸上写满了慈祥,而背景就是那满树的杏花!\n  虽然如此,奶奶还是看出了西路的心思,想了想说:“你爷年纪大了,做事古里古怪的,你别理他,一会儿奶奶给你杀只鸡,咱炖蘑菇吃!”\n  不知道为什么,奶奶做的笨鸡炖蘑菇的味道特别鲜美。西路一听到奶奶要给自己炖蘑菇吃,禁不住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心中的愁云也就散了。西路笑着说:“我好久都没有吃到奶奶做的笨鸡炖蘑菇了,这次我一定要跟您学学,看看您到底是怎么做的”\n  奶奶仍然笑呵呵的说道:“行!你愿意学,奶奶就教你。”\n  要说爷爷会武术,西路并不怀疑,但是西路从来没看到爷爷练过,倒是亲眼见过奶奶飞石打鸟的功夫。不过今天老太太什么功夫也没施展,而是和普通的老太太一样,抓了一只肥大的老母鸡宰了。\n  爷爷和奶奶杀鸡有个特点,那就是在没下刀之前总是要叨咕几句,“小鸡,小鸡你别怪,你本是阳间的一道菜!”叨咕完了,才动手宰鸡。\n  奶奶杀鸡的时候,西路也没闲着,西路一边往搭在院子里的灶里添柴,一边笑呵呵的看着奶奶杀鸡的样子,问道:“奶奶!您和爷爷每次杀鸡都要叨咕这句话,这话真管用吗?”奶奶笑了笑,摇了摇头,回答说:“嗨!孩子,这老母鸡活的不容易呀!活着给咱下蛋抱窝,临了还填了咱们的肚子,念叨几句也算图个心安吧!”\n  听奶奶这么一说,西路的心里也升起了一丝怜悯,下意思的看了一眼躺在地上的那只老母鸡,叹息了一声说道:“哎!一个生命就这样变成了我们餐桌上的美食了!”\n  奶奶看了一眼锅里滚开的水,依然面带笑容说道:“行了,别想那么多,来!把水舀出来。”\n  奶奶一边说着,一边把老母鸡放到一只大吕盆里。\n  西路接连舀了两瓢滚开的热水浇到老母鸡身上,顿时,老母鸡身上冒起了热气,热气里散发出一股难闻的腥味儿!说也奇怪,正当娘俩儿给老母鸡褪毛的时候,山林间突然刮起了一阵凉风。不大一会儿,奶奶家养的那只大花猫好像受到了惊吓一样,飞快从屋子里跑了出来。大花猫先是伏在地上,瞪着一双圆溜溜的黄眼睛,警觉的注视着山林,两只尖尖的耳朵也一块儿转向山林的方向,仔细的聆听着林中的动静。\n  西路看到大花猫的举动,好奇的向山林里看了看。虽然山风吹在身上有点凉,但是山林里却没有任何异常。西路又看了看奶奶,一脸奇怪的问:“奶奶,大花怎么了?”奶奶似乎对这一切并不在意,听了西路话,奶奶摸了摸大花,就像小猫能听懂人话一样,亲切的问道:“花花,你咋地了?你看见啥了?”听到奶奶在说话,大花抬起头望着奶奶,喵呜!喵呜!的叫了两声,然后将后背拱得高高的,在奶奶身上蹭了蹭,又跑到西路身上蹭了蹭。西路也轻轻的摸了摸大花儿,大花儿看了看西路,然后摇摇晃晃的向山林里走去,到了林子里,大花儿三窜两窜就没了踪影。\n  “奶奶,大花儿今年多大了?”\n  听了西路的话,奶奶的动作一下定格在那里,凝视着西路,仔细的想了想说:“哎呀!少说也得十年了吧!我记得你那年还上小学呢!”\n  “哦!”西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n  “上了年纪的猫都有点邪气儿,你别管它”奶奶对西路说道。\n  正当中午的时候,奶奶的笨鸡顿蘑菇也做好了,祖孙两个人美美的饱餐了一顿。\n  吃过饭,娘俩儿坐在小院子里聊天,西路问奶奶:“奶奶,爷爷什么时候能回来?”\n  奶奶不以为然的回答说:“天黑前差不多就能回来。”不过西路发现,奶奶的眼神里掠过了一丝担忧。\n  西路又问:“奶奶,爷爷还经常去给人看病吗?”\n  “哎!年纪大了,也不经常,不过这次的病人有些特殊。”\n  “哦?得的什么病?”西路问道。\n  奶奶略微的思考了一下,回答说:“不知道!”\n  见奶奶不想说,西路也没有多问。但是直到天已经很晚了,爷爷还是没有回来。西路担心的问奶奶:“奶奶,爷爷怎么还没回来?”奶奶皱了皱眉头,吧嗒了一口烟袋,看了看墙上的那口挂钟,回答说:“估计是病不太好治,别担心,你爷爷不会有事的!”\n  “嗯”西路点了点头,但是心里却始终觉得要出什么事。\n  娘俩儿正说着,突然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推门闯了进来。老太太一进门就喊:“不好了!不好了!大叔!你赶紧看看去吧!今天俺家那口子进了趟山,回家时还好好的,可是现在人事不省了!”\n  奶奶听了,不慌不忙的嗑了嗑烟袋锅儿,对老太太说道:“他婶子,你别急,慢慢说,到底怎么回事?”老太太一看屋里只有西路和奶奶,焦急的问:“大,大叔没在?”\n  奶奶回答说:“他去邻村了,他婶子,到底怎么了?”\n  老太太知道西路的奶奶也会给人看病,所以她哀求说:“老太太,那,那就麻烦你去看看吧!我家那口子今天进山想采点山货,一大早的就出去了,回来的时候我看他挺乐呵,背着半袋子山货,手里还拎着两只野鸡,嘴里还念叨着那个什么.……”这时,她下意思的看了看西路,没敢往下说。\n  听老

第2章 山村里的诡异事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