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就是丫鬟,不是主人的身份,自然不懂主人在想什么。此刻的丫鬟明显被李世民给吓到了,他这是红果果的威胁外加恐吓好吗?如果此时的丫鬟是长孙缘的话,长孙缘绝对会控诉李世民,只可惜,丫鬟不是长孙缘。也因为她不是长孙缘,所以她不会明白他在想什么。
当然,被吓着的丫鬟不会想这么多,进退有礼、训练有素的丫鬟也不会这么的无能,她能够做的,只会做的只有:“是,二少爷。”封建王朝统治下的世界往往就是这般残酷、冷血。很多人,虽然受这压迫,却又甘心受着这样压迫。能够想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人,能有几人?而这几人,往往不是英雄,也是枭雄,他们——之于普通人,就是传奇、神话。
李世民此刻没有心情去管自己院子内的一个小丫鬟的心理活动,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完成。否则,失望的,不仅仅是他自己一个人。他的失败,往往会导致一大部分人的痛苦,包括长孙缘、王梓鄢、长孙无忌······当然,这其中也会包括那个丫鬟似的一类人。
李世民不在意的往前走去,他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交代好自己需要王梓鄢做的事情。而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他还需要王梓鄢能够接受这些事情,并且共商对策,以期达到最好的期望。当然,李世民也清楚,自己不能抱有过高的期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李世民此刻对王梓鄢的最大期望。
毕竟王梓鄢不是长孙缘。不是李世民认为王梓鄢的才情不如长孙缘,只是王梓鄢的身份和与自己的默契度都不如长孙缘。长孙缘出身不必多说,自是比王世充这样的靠山大得多,也有用的多。再者,李世民相信长孙缘是爱自己的,两人之间不说一点缝隙都没有,但绝不是王梓鄢这样已经可以看见的裂痕。
所以,说到底,李世民其实并不是很信任王梓鄢这位新婚妻子。王梓鄢的身份在李家不够正式,不是李世民的正妻,很多事情甚至都不便出面。但是,此刻李世民别无选择,长孙缘消失的太突然。李世民还没有准备妥当。
去往书房的路上,其实李世民没有想到王梓鄢有这么的消息灵通,那边长孙缘才刚刚离开,王梓鄢这边就准备好接手长孙缘的任务。如果不是暗卫一直禀报王梓鄢没有异动,李世民几乎都要怀疑,王梓鄢别有居心,说不得是一个奸细。
王梓鄢在书房没有等多久,毕竟李世民本来打算回房换身衣服再来见王梓鄢的,此时却因为这人提前等在了书房,李世民连衣服都没有换,直接从房门口拐到了书房来。
当李世民进门的时候,就看见王梓鄢坐在上座,悠哉悠哉的喝着香茗,不用品尝李世民也知道,这是上好的雨前龙井,长孙缘最喜欢的茶,没有之一。(其实,只要是好喝的茶,对于长孙缘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李世民看着端坐在书案前的王梓鄢,整个人莫名的不好了。当然,李世民并不会这样形容自己此时的感受,毕竟李世民和长孙缘不是一样的,长孙缘是从未来穿过来的,而李世民则是地地道道的隋唐两朝的人。
这土生土长的和“洋货”当然不会一样,长孙缘会觉得整个人都好了。而李世民则会说自己感觉不好,不喜欢王梓鄢坐在那个地方,但是并不会有过激反应,只是更加不喜欢这件事或者这个人而已。但事实上,李世民和长孙缘的反应是一样的,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不过,长孙缘和李世民的又一大不同,长孙缘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会在面上或者言语行为上有所隐瞒(事件需要不算);而李世民,深的李渊的真传,那叫一个出神入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李世民的不悦,很明显,从王梓鄢一动不动的行为上可以看出,李世民演技高超,王梓鄢的读脸和读心技能没有刷到满级。所以,不高兴的还是不高兴。
李世民当然不会蠢到直白的问王梓鄢此刻正在喝的茶水是哪里的,毕竟李世民来了,最为一家之主(李世民在心里并不把自己和李渊、李建成算作是一家的),自己进了书房,奉上茶水点心是顺理成章的,待自己坐定,自会有人把茶水奉上。李世民只需等上片刻。
果不出李世民所料,很快方才被李世民吓到了的丫鬟端着托盘就上来了。李世民方才显然没有关注过这个丫鬟,因为李世民没有一丝一毫的印象。也是,李世民对于没有用的人,从来就不会浪费多余的脑容量去储存没有用的资料。
所以,当丫鬟觉得自己被忽视了的时候,便将动作放缓了,希望自己的“异常”,能引起主人的注意,然后,自己就有机会成为主人的女人,从而飞上枝头变凤凰并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只是,这个丫鬟明显还不够了解李世民,不够了解自己的主人的脾性。做事拖拖拉拉,这么没有用的人不是单纯的在找“屎”吗?所以,“你在做什么?不想做了,可以回家。”
李世民此话一出,比之前的话更加吓到了丫
第92章 密谈王梓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