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里,阳光斑驳地落在地面上,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开在山路的两旁,引来了一只只野山蜂,振动着翅膀起起落落。一些鸟儿也在树梢枝头穿梭着,婉转地吟唱着亘古不变的歌谣。这一切,都在暗示着春天已经来临。
小六子是小孩子的天性,一路上跟五条猎犬玩得不亦乐乎。志民心情沉闷地骑着马走在后面,对春天的美景恍若不见。
二百个兄弟只剩下三五人。一条条活生生的汉子就在一夜之间,从他的眼界里无声无息的消失了。一想到这些,志民的心就隐隐作痛;这种隐痛远比肉体上的伤痛还要令人难以忍受。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志民忽然想起《史记》里的这两句诗,随口吟唱了出来。
“大掌柜,这两句话真好听。”小六子在前面说道。
“知道啥意思吗?”志民问道。
“就是上了战场回不来了吧?”小六子说道:“其实,人都会有那一天,睡在战场上总比睡在炕头上强。”
志民很诧异地看着小六子,他没有想到小六子会说出如此一番话来,这倒让他对小六子有些刮目相看了。
牛头沟村四面环山,东南两个方向的山势如两根犄角向外伸展着,因此而得名。
村子不大,也就百余户人家,打听一户人家还是很容易的,志民和小六子很快就找到了王财宝的家。两个人下了马,走进了三间茅草房的院子。
“谁啊?”屋子里一个苍老的声音问道。
“我们是王财宝的朋友。”小六子答道。
“进来吧。”
志民和小六子走进了屋子,只见一个年迈苍苍的老妪坐在灶膛前洗着一小盆土豆。当她转过头的的时候,志民才发现,老人家的双眼深陷竟然是瞎的。看着老人家满头白发,他忽然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眼睛一酸,眼泪差一点流了下来。
“大娘,王财宝让我们来看看您。”志民说道。
“你是财宝掌柜的吧?我听到你们骑马来的。”老人家说。
“是。”志民答道。
“他出门的时候,说是跟一个做皮货生意的掌柜跑买卖去了。还是头年秋天拿回来一次钱,就再也没动静了。”老人家絮絮叨叨地说道。
志民听得心头一紧,他想起王财宝就是在那个时候私自下山收敛民财的,按王财宝自己的说法是赌输了,却原来是送回家给老娘了,这也说明王财宝是一个孝子。看来以后要考虑一下,每个月要给兄弟们多加一些饷银,用来贴补家用了。
“大娘,家里还有啥人啊?”志民问道“还有一个闺女嫁出去了,就住在村西头。”老人家说。
“大娘,你洗这么多土豆干啥?”小六子好奇地问道。
“粮食不够吃,就掺一点土豆。”老人家答道。
志民再也忍不
第172章 (二)一声叹息[1/2页]